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2.07.23
【期号】= 2767
【标题】= 蚕肥蟹美牛羊壮 农民阔步奔小康  东营区发展生态“品牌”农业富民强区
【版次】= 02
【版名】= 综合新闻
【作者】= 张保华
【专栏】=
【正文】=
 

蚕肥蟹美牛羊壮 农民阔步奔小康  东营区发展生态“品牌”农业富民强区

张保华  (2002.07.23)

   蚕肥蟹美牛羊壮 农民阔步奔小康
    东营区发展生态“品牌”农业富民强区
    本报讯 东营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主攻生态“品牌”特色,农业
和农村经济发展迅猛。如今,全国波尔山羊、杜波绵羊纯繁杂交改良
基地、全国黄河口绒鳌蟹生产基地、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省级桑蚕
生产示范基地均已成为该区生态“品牌”农业的鲜明代表。
    东营区发挥荒碱土地多、饲草资源丰富的优势,规模发展名畜饲
养。规模引入新西兰、南非纯种波尔山羊,依托棉野、华辰两大龙头
企业,持续抓好波尔山羊良种纯繁和杂交改良,优化全区山羊存养结
构。该区聘进澳大利亚、内蒙古的3名生物技术专家,共同试验开发
工厂化波尔山羊胚胎移植,取得成功,波尔山羊纯繁总量激增,累计
存栏已突破6000只。由于激励政策引导、改良山羊良好产肉性能和市
场适销特点的共同影响,广大畜农积极参与到杂交改良工作中来,现
已成功改良当地羊2.1万只,良种覆盖率已达70%以上。
    黄河口中华绒鳌蟹成为’99国家农业博览会金牌产品之后,该区
适应土质、水资源特点,在胜利办、六户镇等地势地洼、难改良区域
规模发展了黄河口毛蟹养殖,现养殖规模已达11000亩,精养面积800
0亩,同时辐射全市河蟹养殖10万亩,带动发展高产渔业生产小区32
处,河蟹养殖带富了一方人。去年以来,当地农民积极引进、规模养
殖南美白对虾,精养面积一举达到了7000亩,对虾亩均产量和效益均
居全市首位。在中部壤土和沙碱地带,东营区则分别密集发展了特优
瓜菜、反季节蔬菜、饲草饲料作物和优质棉,以此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今年以来,东营区新规划建设了以冬枣园、良种桑园为主体的10
万亩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成为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亮点。通过
连续发展,该区已建成优质桑园、冬枣密植园分别达到1.8万亩和1.5
万亩。 (张保华)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