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2.07.29
【期号】= 2772
【标题】=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版次】= 02
【版名】= 综合新闻
【作者】= 燕西玉
【专栏】= 芳草地随笔
【正文】=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燕西玉  (2002.07.29)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燕西玉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首先是发展学生个性,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只有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个性。
    传统教育中的“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弊端,则是教师简
单地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了学生,将命题的标准答案让学生被动地接
受。这种“授人以鱼”的教育方式,限制了学生思维,阻碍了学生的
个性发展。
    在某些教师看来,守规矩、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而爱动脑,
爱提问题的却得不到肯定,结果使学校教育变得毫无生机。有的学校
和教师为了争名次,拿成绩,把学生的一天安排得满满当当,题海使
得学生整天苦于应付。这样,本来很有个性的学生变得墨守成规,何
谈创新二字。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个性发展的引路人,学生才是发展的
主体,而发展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实现,教师应因势利导,给
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其形成良好的个性。
    引导学生,必须实行教学的民主化。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
允许学生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或观点,甚至允许学生对教课书提出
不同看法。这就要求教师深入观察,积极引导,保护学生个性,不可
千篇一律,过分统一规范。如批评学生时,应尊重学生人格;作业布
置与检查,要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特点;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
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将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转变为“授人
以渔”,实行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发展学生个性,必须创设有利于个性发展的土壤,教师也必须认
清自己在发展学生个性过程中的引导作用,站在为新世纪培养创新人
才的高度来保护、引导、发展学生个性。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