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2.08.21
【期号】= 2792
【标题】= 家庭社会关怀多  知足常乐生活美——关于我市落实农村老年人优待政策的调查与思考
【版次】= 03
【版名】= 乡村专刊
【作者】= 赵国芳
【专栏】=
【正文】=
 

家庭社会关怀多  知足常乐生活美——关于我市落实农村老年人优待政策的调查与思考

赵国芳  (2002.08.21)

   家庭社会关怀多  知足常乐生活美
    ——关于我市落实农村老年人优待政策的调查与思考
    最近,市老龄办采取抽样调查方式,走访调查了全市10个乡镇(
街道办事处)的15个村近200名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在与老年人的
座谈中,笔者体会到,我市农村老年人优待政策落实好,老年人得到
了来自社会、家庭的关爱、照顾,广大老年人因经历了解放前的苦难
和改革开放前的困难,对今天衣食无忧、安定祥和的幸福生活非常知
足,他(她)们说:这样的好日子过去我们没敢想。
    家庭赡养落实好。经济发展为赡养老人提供了物质保证。老年人
反映,子女对自己粮食、衣着和零花钱供应充足,不用自己开口要。
有病时,子女抓紧给予治疗。村干部讲,近年来,随着“星级文明户
”等精神文明活动和“尊老敬老”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村风越来越
好,赡养纠纷越来越少。年轻人把不赡养老人当成丢人现眼的丑事,
老年人也受“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观念影响,对个别子女的不孝采
取了宽容、回避矛盾的态度。如一周姓老人讲:“自己几个儿子中有
一个不尽赡养义务,其他子女都劝我不要生气,‘人家一个儿子的也
得养老,我们兄弟几个不缺他那一份’,我放弃了告他的想法,免得
他在人前抬不起头”。
    社会养老政策在农村得到有效落实。多年来,全市普遍落实了为
70岁以上老年人免“三提五统”,老年人不负担“两工”的优待政策
。今年税收改革中为70岁以上老年人免除了农业税新增部分及其附加
,有的乡镇还规定老年人的税费全部免除。利津县汀罗镇还免除了老
年人的生产费用,并把此法作为集体养老的措施。
    在集体经济有收入的村,村两委都不同程度的对老年人给予经济
上的补助或优待。在15个被调查的村中,由3个村给予老年人每月30
元的定期补助,有4个村春节走访慰问老年人,召开老人节座谈会、
发纪念品,为高龄老人送生日蛋糕等。
    农村困难家庭的老年人得到社会救助,并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范
围。在经济较落后的村,市、县(区)包村工作队在帮助村里发展集
体经济的同时,把帮助困难老年人当做重要任务,有不少家庭不算困
难的老人也得到较多关心。如河口区三合村的老年人刘树伦对驻村工
作队大加赞扬,他说“连续几年包村工作队都为我送来面粉、食油。
政府都这么关心我们老年人,儿女更得赡养我们”。
    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受居住地经济条件和文化氛围影
响较大,但老年人普遍感到满足。在县(区)的城郊村和大王镇的广
大农村,村中均建有老年人活动场所,一般70岁左右的老年人不再从
事体力劳动,通过有组织的活动,老年人集体交流、从事有意义的娱
乐、健身活动的较多。近年来,随着我市招商引资和个体私营经济的
发展,中青年人外出务工经商的越来越多,农村中越来越多的剩下老
人、孩子,老人们为年轻人看家护院、照料家务、照看子女,成为年
轻人的“好后勤”,“家有老人是一宝”,年轻人都希望老人健康、
高寿。农村老人与子女及孙辈关系更为密切,虽然农村的精神文化生
活不是特别丰富,但儿孙绕膝,与同龄人聊天也使他们其乐融融。 
  (赵国芳)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