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2.11.01
【期号】= 2850
【标题】= 改革创新为“三农”——广饶县农村信用社发展壮大纪实
【版次】= 01
【版名】= 要闻
【作者】= 温仲平 徐庆三
【专栏】=
【正文】=
 

改革创新为“三农”——广饶县农村信用社发展壮大纪实

温仲平 徐庆三  (2002.11.01)

   改革创新为“三农”
    ——广饶县农村信用社发展壮大纪实
    广饶县农村信用社从年盈利不足几万元,到年创利税940万元;
从存款余额7.3亿元,到17.5亿元;从贷款余额6亿元,到16亿元;从
不良资产占比16.5%,到占比4.7%,下降11.8个百分点;资产质量
居山东、河南两省同行业之首。
    这些成绩的取得,仅仅用了两年多时间。
    (一)
    管理体制的改革,始于去年初。广饶县农信社15个基层社和联社
所有中层领导全部免职,对这些岗位实行公开选拔,考试考核,竞聘
上岗。通过公开竞聘,36名优秀中青年干部走上中层领导岗位。同时
,对一般员工进行优化组合,实行绩效工资制,个人收入与业务量挂
钩。农信社的职工工资没有了上限,下限只能拿生活费。
    改革的成效,首先反映在职工的精神面貌上。从联社主任到一般
职工,每天早上7点前就全部到岗,统一着装,挂牌上岗,文明用语
,微笑服务。他们持之以恒地在职工中开展了理想信念、爱国主义、
职业道德教育,开展“爱我信合,发展信合”为主题的多种活动。制
定了业务学习的激励措施,使业务学习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现在,
全社大中专以上学历职工占90%多,有175人通过自学取得了大专以
上学历,326人考取了初级以上专业职称,有50人次在省市组织的业
务大比武中获得名次。
        (二)
    广饶县农信社有社员36500人,股东资产达9527万元,75%来自
农户。然而在2000年以前,农民要从农信社贷款,却非常难。原因在
哪里?农民贷款难。因为部分农户不讲诚信,借贷不还,以致农信社
出现了惧贷、惜贷的局面,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阻挡了农信社
自身发展的步伐。广饶县农信社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文明信用工程
”,找到了解决这一难题的金钥匙。
    文明信用工程的主要内容,是开展“文明信用乡镇”、“文明信
用村、企业、工商户”创评活动。信用社的员工进村入户,广泛调查
,根据乡镇、村、农户、企业、工商户的基本经济情况、生产情况、
资金需求情况,给他们建立了文明信用档案。对达到评定标准的授予
“文明信用单位”荣誉称号。凭“文明信用单位”称号,在贷款时无
需抵押担保,在一定额度内随到随贷,还可享受优先安排项目资金、
优先安排贷款、电话预约、送贷上门等优惠服务。两年来,全县已评
定文明信用村106个,文明信用户13495个,文明信用企业32个,文明
信用工商户80个,累计发放贷款6亿元。
    广饶县农信社的各基层社,各网点,都设有一个信贷专柜。这个
小小的窗口,就是农户信贷的绿色通道。农户手持一种绿色的贷款证
,在这个窗口贷款就像存款一样方便。目前,广饶农民手中有这样的
贷款证4.7万个,农民通过贷款证拿到的贷款已达7.3亿元。而对一些
信用状况差、偿还能力弱的农户,则实行了联户联保。每3至5个农户
组成一个信贷小组,其中一个成员贷款,信贷小组集体担保,这样,
依靠小组的力量,这些农户也可以拿到贷款。这样的联户联保小组,
广饶县已成立了3000个。
            (三)
    广饶县农信社支持的农业,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而是出
现了“大农业”的概念。据调查,广饶传统农业占的比重逐年下降,
从农村中发展起来的各种类型企业、个体工商户、特种养殖户和种植
户等,几乎全是信用社的老客户,靠信用社扶持成为农村致富路上的
带头人。信用社还坚持找准支农重点,对基础农业生产、高科技农业
、农业产业化、个体私营经济采取了倾斜政策。扶持成立了全省第一
家农业股份制企业大王农茂集团,帮助新上大棚1200个,建设了3000
亩的高科技蔬菜示范园。目前,大王镇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优质蔬菜
出口基地之一。扶持花官乡发展了大蒜产业,大蒜面积发展到6万亩
,成为当地农民的支柱产业。扶持码头乡种植食用菌大棚4530个,成
为全省十大食用菌生产基地之一。扶持民营企业西水集团,生产的农
用车轮胎占到全国市场的1/10。扶持发展的“黄河口鳖”两次荣获
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广饶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鲁北第一个实现
小康县,全省农业现代化试点县,200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168
元。这些成绩里,凝聚着农信人的奉献,闪耀着农信人的自豪。
        (温仲平 徐庆三)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