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3.01.06
【期号】= 2906
【标题】= 名教授进垦利  为经济注活力  垦利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二十多亿元
【版次】= 02
【版名】= 综合新闻
【作者】= 陈学慧 巴海峰 董志刚
【专栏】=
【正文】=
 

名教授进垦利  为经济注活力  垦利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二十多亿元

陈学慧 巴海峰 董志刚  (2003.01.06)

   名教授进垦利  为经济注活力
    垦利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二十多亿元
    垦利讯 近年来,垦利县始终把科技投入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生
产性和效益性投入,不断增加投入额度,为科技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2002年科技三项经费支出达285万元,占全年财政支出的3.1%,科技
为垦利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该县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企业产值24.3亿
元。
    引聘科技人才。该县针对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层次不高等问题,
采用聘请“星期日工程师”、“科技顾问”、“项目咨询顾问”、“
项目经理”等多种方式,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区聘任和引进各类高
级专业人才110多名。县政府聘请了中科院彭少逸院士、清华大学生
物化工专家沈忠耀教授、石油大学李树坤教授等担任科技副县长,提
高了该县科技队伍的整体专业技术素质,在科技项目的考察、论证、
组织实施、技术难题解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打造科技平台。该县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科技型企业龙头
为科技转化的载体。截至目前,该县培植高新技术企业10家,其中国
家级2家,省级8家,今年新上高新技术项目44项,其中已实现产业化
29项。培植了县石化总厂、万达、东辰等高新技术骨干企业群体,初
步形成了机电、生物化工、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规模化生产。万达集
团的“MBS塑料抗冲剂”和火炬公司的“丙烯酸聚氨酯粉末涂料”两
项目分别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家火炬、国家重点新产
品三项奖项,每个项目获国家支持资金120万元。
    搞好科技联合。该县以产学研结合为契机,积极与大院大所联建
科研开发机构,多领域进行科技合作。先后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省
农科院等全国40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关
系。成功地组织了垦利与清华大学、中国材料学会等院校技术合作洽
谈会68次,组织300多余人次进行项目洽谈,签订科技合作意向122项
。县里以“东辰模式”为典型,自1998年以来,先后成立了“万达·
石油大学石油机械研究所”、“北化·东辰生物化工研究所”等12个
科研开发机构,成为全县科技发展的“智囊基地”。
                      (陈学慧 巴海峰 董志刚)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