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3.01.06
【期号】= 2906
【标题】= 打好绿色牌  走好特色路  河口区生态农业助农民增收
【版次】= 01
【版名】= 要闻
【作者】= 王振乐 孟维芳
【专栏】=
【正文】=
 

打好绿色牌  走好特色路  河口区生态农业助农民增收

王振乐 孟维芳  (2003.01.06)

   打好绿色牌  走好特色路
    河口区生态农业助农民增收
    本报讯 近几年,河口区抓住黄河三角洲被国家列为高效生态示
范区的契机,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确定了“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
农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生产。2002年1至11月份,河口
区绿色食品产值达1.2亿元,农民人均绿色食品收入640余元,占全区
农民人均收入增加额的一半以上,“绿色产业”成为拉动农民增收的
最主要因素。
    在工作中,河口区把冬枣产业作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调整产业
结构的重点,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大力扶持。2002年,河口区冬枣产
量75余万公斤,出圃冬枣苗木50万株,产值1150万元,人均增收150
多元。
    河口区东、北两面濒临渤海,海岸线长254.37公里,滩涂面积97
万亩,10米浅海水域400万亩,鱼、虾、蟹、贝资源丰富。近几年,
河口区大力发展以浅海滩涂精养、护养为主的水产养殖业,重点发展
特色海产品养殖,远洋捕捞和水产品加工项目,通过抓龙头、建基地
、创品牌,走上了一条富民兴渔之路。
    在生产中,河口区还注重种植、养殖并进,农、林、牧、渔、苇
联动,全面推进生态农业。河口区有丰富的芦苇资源,近几年,这个
区把芦苇作为一个产业来抓,仅河口街道、义和镇就发展苇板加工企
业30余家,四扣、六扣、长青等17个村发展成芦苇专业村,一大批专
业户发了苇子财,不少苇农成了响当当的苇老板。目前,河口区已开
发苇田30余万亩,小芦苇发展成大产业。河口区拥有优质草场面积60
万亩,该区积极引导农民走规模化、集约化的路子,在比较大的畜牧
专业村建起了标准畜牧小区。据统计,2001年,河口区农民人均收入
的近1/4来自畜牧业,畜牧业成为河口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王振乐 孟维芳)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