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3.01.14
【期号】= 2913
【标题】= 民营资本  积极投资我市生态水利工程
【版次】= 03
【版名】= 财经专刊
【作者】= 田召斌 李绪兴
【专栏】= 地方经济
【正文】=
 

民营资本  积极投资我市生态水利工程

田召斌 李绪兴  (2003.01.14)

   民营资本  积极投资我市生态水利工程
    田召斌 李绪兴
    我市水利部门近几年来积极拓宽思路,不断创新水利建设投融资
体制,从渠道、河道、城市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入手,广泛吸收民营投
资,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水利建设的成功之路。
    我市地处黄河冲积平原,林木稀少,土壤瘠薄,生态系统脆弱一
直是不争的事实。尽管我市25条主干河道和17处大中型引黄灌区河、
渠两岸土地资源达20多万亩,各级水利部门每年都坚持绿化,但成效
一直不大。针对这种情况,市水利部门决定调整思路。在经过广泛调
研后,提出了以条带式大景观渠道、河道防护林代替点片零星治理,
并兼顾城市景观发展的生态水利建设思路。为从根本上保证绿化工程
生态效益的发挥,又对所有生态水利工程、河段、地段,在充分考虑
方便经营和管理等因素后,统一规划,科学布局。为提高全市整体生
态水利建设标准,邀请深圳对外园林设计公司对城市河道生态园林工
程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
    高标准的规划设计,需要用钱来实施。为此我市又提出“谁绿化
归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并制定了一系列承包经营绿化渠道的优
惠政策,以政府投入引导市场投入,以市场效益引导社会投资。将政
府每年的水保专项资金作为引导性资金,对经营承包户进行补助。管
理单位与绿化公司、植树大户签订经营承包合同、按照3∶7或2∶8进
行收益分成。这样一来,吸引了大量的社会投入,许多绿化开发公司
纷纷来东营投资。河口区绿化大户王洪山承包长15公里、总面积1700
多亩的胜利灌渠绿化段,投资60余万元进行了土地整平,种植了近20
万株速生杨和速生槐。他的经济帐是:速生杨最多5年左右就可以成
材,现在销售和价格都有保障,只要管理好,成材后一亩地就有1000
多元的收益,一个生长期,1700亩能收益100多万元。据统计,去年
以来,我市已先后与10多个大型绿化公司和100多个植树大户签订了
合同,引进投资6000余万元。
    由于生态水利建设的潜在经济和社会效益,许多商家和企业进一
步瞄准了水这一“卖方”,更多的参与到水利建设与开发中来,实现
了水利工程建设由政府投资为主向以社会投资为主的转变、由水管单
位管理为主向由民营管理为主的转变。在广利河开发中,市水利部门
先后与多家公司和企业签订合同和达成协议,引进水利及相关建设开
发投资3.5亿元。其中,新世纪公司拟投资上亿元,按水利部门规划
标准对广利河进行绿化开发,沿两岸建设高标准生态园林工程,建成
后负责开发管理,每年向水利部门缴纳管理费500万元,收到了用企
业的钱办水利的事,用现在的钱建将来的工程(水利部门开发需自身
多年投入),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兼顾,企业、政府双赢的成效。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