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3.02.10
【期号】= 2931
【标题】= 高效生态农业:燃起绿色的希望
【版次】= 01
【版名】= 要闻
【作者】= 冯孝亭
【专栏】= 2002年重点工作亮点综述
【正文】=
 

高效生态农业:燃起绿色的希望

冯孝亭  (2003.02.10)

  高效生态农业:燃起绿色的希望
  本报记者 冯孝亭
    荒原染新绿,碱地可聚金。经过多少年的探索,黄河三角洲上涌
现出了许多成功的各有特色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初步走出了既“生
态”又“高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百万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当前,我市农业发展已步入了新阶段。今后的路该怎么走?剖析
这些各具特色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将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
  横店草业:现代农业的样板园
    山东横店草业有限公司落户黄河三角洲时间并不长,但当他们大
型农牧机械的轰鸣声惊醒这片沉睡的土地时,在业内引起了强烈的波
澜。横店草业用现代高新技术打造农业,用现代化装备武装农业,用
现代管理方法经营农业,让人们看到了现代精准农业的模样。
    横店草业投入巨资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农牧设备,如用于农田勘
测和施工的GPS卫星定位系统,GIS农业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技术,
激光平地,全自动土壤采样器,全自动雷达快速ES探测记录仪,移动
泵站灌溉技术等精准农业技术手段及各种专用设备。许多设备和技术
均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首次采用或首次大面积实施。同时,横店草业
也与国内外众多的著名农业院所、专业公司“结盟”,凝聚了一大批
农艺专家为之服务。按照规划,横店草业计划在黄河三角洲进行饲草
业、畜牧业和草食动物加工业、水土保持、城市绿化及现代观光农业
等产业的综合开发。目前,公司开发整理盐碱地22万亩,种植优质牧
草10几万亩。他们计划在2005年前,在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人工草场
60万亩,同时发挥龙头企业辐射作用,带动农户种植饲草240万亩,
最终达到总面积300万亩的规模,建成亚洲地区连片种植面积最大、
集约化程度最高、综合效益最好的现代化饲草基地。
    横店草业的实践,令人慨叹,更让人看到了黄河三角洲绿色生态
农业的美好明天。在该公司的带动下,黄河三角洲上种草养畜之路越
走越宽广!经济林业:种出致富“摇钱树”
    黄河三角洲有着脆弱的生态环境,但通过大面积种植冬枣、蚕桑
等生态经济林,推广林粮、林经间作,在大幅度提高区域林木覆盖率
的同时,为农民致富找到了一条新路子。
    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的思路,现在我市已建设高标准冬
枣密植园15万亩,桑园面积6.9万亩。以冬枣为例,发展冬枣产业不
仅经济效益显著,有利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还防风固土、调节气
候、改良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兼具。据估算,
1亩地,种冬枣的净收入为9000元。东营区史口镇温家村,发展冬枣
产业,全村260口人,共种植50亩冬枣,人均0.19亩,总收入达到6.2
万元,人均收入230元。山东金瀚林果有限公司的“订单”林业,实
现了企业枣农的双赢,令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林的发展进一步升温。
一时间,冬枣品牌“冬映红”红透了大江南北,而棵棵冬枣树真正成
了农民的“摇钱树”,为农民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
    发展生态经济林,使黄河三角洲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有效地改变本地区过于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了农业的多样化
发展、区域化布局和高效化生产,大幅度提高了农业效益。
  “上农下渔”:把包袱变财富
    “上农下渔”,即挖池为塘发展渔业,筑台为田种植粮棉、林
果、瓜菜、饲草,临塘种稻或发展畜牧业,是一种融蓄水、淡水养殖
与发展“双高一优”农业为一体的立体生态农业开发模式。
    由农民首创的这一模式,由于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合
实情、群众都能参与等特点,焕发出了强大生命力。仅利津县汀罗镇
、陈庄镇的上农下渔连片开发,淡水养殖面积已达5万亩左右,处处
都是一片“台上林茂粮丰、池中鱼跃蟹跳”的田园好风光。“上农下
渔”开发,不仅大大增强了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形成了优势,创出
了品牌,更重要的是通过挖池为塘搞养殖,筑起2米多高的台田灌水
淋碱,将黄河三角洲重盐碱的不毛之地变成了高产高效田和渔池,将
劣势变成优势,把包袱变成了财富。
    “上农下渔”模式,一般以20亩左右为一开发方,较好地解决了
适度规模经营问题,为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效的组织形式,
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开发的机制创新,为实施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
提供了有益借鉴。专家认为,随着其开发规模的逐步扩大,将从根本
上改变这一方群众的现状,不久的将来,黄河三角洲将真正成为“鱼
米之乡”。
    这些各具特色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使黄河三角洲充满了勃
勃生机。也启示我们,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必须将分散
小农户、小规模企业联合起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解决低水平
、无序竞争和内耗严重的问题。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
调整,必须紧紧依靠农业科技进步,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农民,大力提高
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促进农产品的优质化、专用化,全面提
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望着这片充满活力的田野,我们的心中不由自主地升腾起绿色的
希望,充满对黄河三角洲美好未来的憧憬!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