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3.03.04
【期号】= 2952
【标题】= 找准“第二落点”
【版次】= 03
【版名】= 综合新闻
【作者】= 薛山
【专栏】= 芳草地随笔
【正文】=
 

找准“第二落点”

薛山  (2003.03.04)

   找准“第二落点”
    □薛山
    19世纪的美国加州曾兴起过淘金热,一位年轻的淘金者发现当地
非常缺水,便“改行”卖水。结果当不少人空手而归时,他却靠卖水
挣得了“第一桶金”,开始了辉煌的创业历程,很多人称赞他找准了
“第二落点”。
    找准“第二落点”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拥有了一种开放式思维,
顺应市场,面对现实,准确定位,抓住机遇。许多创业者的成功正是
得益于找准了“第二落点”。中国首富刘永好更是把“第二落点”的
魅力演绎得淋漓尽致,他白手起家,在短短的几年内,个人财富积累
却成几何级数增长。创业之初,刘永好靠自己的“鹌鹑王国”起家,
成为千万富翁,按照常人的思维,他只需顺着这条“阳关道”大踏步
向前走就行了。可是,刘永好敏锐地看到鹌鹑市场已经饱和,饲料市
场却风景独好,正如聪明的淘金者,他下定决心,硬是把15万只下“
金蛋”的鹌鹑全部杀掉,挥戈进军饲料市场,凯歌高奏,从而奠定了
他商界巨人的地位。
    “思路就是出路”,对于年轻的创业者来说,找准“第二落点”
是至关重要的。创业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也不可能有一种固定的、单
一的模式。“干一行爱一行”自然非常有道理,但这并不意味着终身
守着一个行当。入世后,就业岗位增多,竞争更加激烈,能不能准确
定位,觅得良机,直接关系到个人创业的成败。现在,进城务工已成
为农村青年人创业的重要途径,可是,这并不意味着青年人在农村就
无所作为。有的打工者在城里挥洒着汗水时,把眼光投向更加广阔的
天地,毅然返乡创业。他们从城里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掌握了丰
富的市场信息,熟悉了现代竞争规则,建农场,办企业,搞特色养殖
,在希望的田野上辛勤地耕耘,收获着成功的喜悦。
    创业者“敢问路在何方”,“第二落点”或许就在脚下。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