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3.03.08
【期号】= 2956
【标题】= 降成本抓根本
【版次】= 02
【版名】= 综合新闻
【作者】= 张吉山
【专栏】= 芳草地随笔
【正文】=
 

降成本抓根本

张吉山  (2003.03.08)

  降成本抓根本
  张吉山
    新年伊始,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董事长林左鸣在职工大
会上不再提“降低成本”,而是提出要“避免成本”,一时让职工“
摸不着头脑”。经过一番解释,职工才明白过来,老板是要让他们转
变成本观念。在林左鸣看来,节约一滴油,节省一度电,固然有这个
必要,但相比之下,决策与设计失误造成的损失,要比节约出来的大
得多。低效的机制才是最大的浪费,只有创造一个能避免风险成本与
无效成本的新机制,企业才能创造出高效来。
    从“降低成本”到“避免成本”,看似变化不大,实则体现着质
的飞跃,是成本观念的根本转变。成本,是关系到企业效益的最直接
因素。一个企业,不能不计算成本,可如何计算成本?怎样控制和降
低成本?这是每一个企业决策层最关注的问题,也是需要认真作的一
篇“大文章”。过去我们讲“降低成本”,意思泛指“在现有条件下
把成本降到最低限度”,主要包括生产所需要的材料费、能耗费、人
劳费等,如果照着这个思维方式走下去,往往囿于在“节约一滴油、
节省一度电”的小圈子内。显然,这种“节流型”的成本观念,尽管
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或一定限度内发挥作用,将成本降低下来,但不可
能从根本上、大数额地降低成本。“节流型”降低成本的一个显著特
点就是有底线,当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将不能再降。其实,现实工
作中,一项正确的决策,一个好的运行机制,一张合理的设计图纸,
甚至一项不起眼的技术革新,都有可能要比任何“节流型”降低成本
降得幅度大,这是一种主动的、开源型的降低成本。因此,企业要想
真正在“成本”上作文章,切实提高经济效益,还是要转变成本观念
,从思想上重新认识“成本”,树立新的“成本观”,变“节流型”
为“开源型”;不仅要降低成本,还要有效地避免成本,以最小的代
价获取最大的效益。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