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3.05.03
【期号】= 3003
【标题】= 城中有村 村中有城——东营区发展高效农业示范区侧记
【版次】= 02
【版名】= 综合新闻
【作者】= 张保华 刘童田
【专栏】=
【正文】=
 

城中有村 村中有城——东营区发展高效农业示范区侧记

张保华 刘童田  (2003.05.03)

  城中有村 村中有城
  ——东营区发展高效农业示范区侧记
    东营区在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特别注重突出地域地质特色、
生态环保特色和市场高效特色,积极发展新型绿色农业产业。建成了
10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区,形成了桑蚕、蔬菜、畜牧、水产等主导产业,
并通过招商引资和培育发展,壮大了环球工贸、超大、绵野、方大鹿
业等一大批农业加工创汇企业,带动了全区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
    突出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发展生态适宜农业和市场
高效农业。“城中有村,村中有城”是东营区的一大特色,在城区,
该区加快发展了集约化养猪、鸡、奶牛、对虾和大棚蔬菜、花卉培育
,并建成了梅花鹿、马鹿、良种兔、观赏鸽等特种养殖场,城区、城
郊农业成为该区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位居黄河的龙居镇是我市的重
点防汛乡镇,土地沙荒严重,且由于南展等前期防汛工程的修筑,土
地高低不平。为有效治理沙荒,保证黄河的防汛安全,他们重点发展
了防汛林、防风林、桑林和速生林等高效、生态林业,并规模发展桑
蚕产业和沙田西瓜,农民借此走上了致富路。目前,全镇已有防汛林
4万多亩,拥有高产桑园2万亩、速生林1万亩,平原绿化率达到了30
%以上,生态环境日益优化。该镇借助10万亩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
设,集中发展优质高甜西瓜5000亩,产品畅销市内外。东部的胜利街
道、六户镇地势低洼,土地盐碱,常规作物生产效率低下,针对这些
实际,该区积极开发了陆上水面,规模发展了卤水养虾、卤水养蟹等
,黄河口毛蟹、南美白对虾、黄颡、乌鳢等名优鱼种得到引进、繁育
及快速推广,为当地农民开辟了致富渠道。去年以来,我市大型招商
项目金瀚集团在史口镇建立了冬枣生产基地,辐射带动了当地的冬枣
生产。在特别盐碱地区,东营区高标准建设了10万亩抗虫棉、彩棉等
良种棉生产基地,让中低产土地产出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东营区具有优越的草场资源。在绵野、超大两公司的带动下,波
尔山羊养殖以高产出率、高附加值和极强的适宜性,赢得了广大农民
的青睐。该区引进了新西兰最新轮牧养殖技术,提高轮牧养殖水平。
聘请了澳大利亚、内蒙等畜牧专家,推广了胚胎移植和杂交改良等新
技术,提高了波尔山羊纯种繁育成活率。同时,该区还特别推出优惠
扶持政策,对养殖大户进行重点扶持,极大地提高了畜农的生产积极
性。目前,全区存栏良种波尔山羊已达2650多只,杂交改良山羊4.1
万只,占到了存栏羊总量的80%以上,农民依靠波尔山羊养殖实现了
发家致富的梦想。
    在农业经济发展上,实现了高产、高效、观光和无害化目的。近
年来,该区招商引进的农业和农产品加工项目,均属无污染项目。在
林区,该区大量使用专用肥、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将化学污染降到了
最低点。集中建成了5.1万亩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区,大量推广
无害化新品种培育,无公害蔬菜、无公害西瓜、新型抗虫棉得到规模
发展。麻湾西瓜于去年获得了“山东省无公害农产品”荣誉称号。另
外,该区还在龙居镇小麻湾村、史口镇三里村重点进行了牲畜粪便转
化沼气试点,将极大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张保华 刘童田)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