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3.05.24
【期号】= 3020
【标题】= 破除陈规与陋习  创新政策和机制
【版次】= 03
【版名】= 要闻
【作者】=
【专栏】=
【正文】=
 

破除陈规与陋习  创新政策和机制

  (2003.05.24)

  破除陈规与陋习  创新政策和机制
    思想解放
    江苏省江宁经济开发区的负责同志在谈到这些年招商引资的成就
时说,“我们开发区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成为国家级的开发区
,就是思想不断解放的结果”。昆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主管经
济的副市长在介绍昆山经验时也同样强调思想解放的重要性。他说:
“昆山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就是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要有超前
意识,冲破条条框框的束缚,不能循规蹈矩,前怕狼后怕虎,满足现
状,小富即安。”可以从昆山经济发展的轨迹明显的看出这一点。19
85年昆山人就看好了自己邻近上海的区位优势,提出走横向联合的路
子,与上海400多家纺织企业联营,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实力。在联营
过程中发现在老城的基础上改造建设厂房难度较大,就想规划建立一
个园区,进行设施配套后专门为投资者设立一平台,效果很好。1986
年就积极申报国家经济园区。园区的优势很快吸引了外商的视线,昆
山人此时又提出走外向型经济的路子,初期实行中外合资的模式,合
作过程中发现我们虽然占较大股份,但原料的来源、销售的渠道都被
外商控制,便及时调整思路,提出鼓励外商独资的办法。随着园区规
模的不断扩大,在积极争取批下国家经济开发区后,采取以地生财的
方式,批租土地给外商,吸引大量外资进驻。外资企业进驻后,发现
政府职能部门的思维与形势发展的要求不适应,缺乏服务意识,影响
了招商引资的进展,便提出了“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理念,提
出为纳税人服务也是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内容,实现了由管理到服务的
换位,并每年多次召开投资者座谈会,征求意见,宣讲政策,加强沟
通。实行了年底外商评议政府职能部门制度,使投资者有了主人的感
觉,很快融入到昆山社会,打响了昆山牌子。机制创新
    机制创新是三地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深入的关键。主要体现在招商
引资园区模式。三地的园区建设为招商引资提供了好的载体,园区好
的机制吸引投资者不断来此落户。园区和当地政府一级行政级别,实
行一级财政,园区各职能部门具备与同级政府部门一样的行政权力,
有自己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公章。园区挂三块牌子,分别是园区党工委
、管委会、开发总公司。涉及党的工作由党工委负责,涉及政府行为
由管委会负责,涉及经济事务由总公司负责,从体制上理顺了关系,
解决了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的问题。园区建设实行市场化运作,做到
了行政推动与市场运作的有机结合。园区的机制非常灵活,像园区的
招商局是专门的招商引资机构,有专业的招商队伍,招商人员由两部
分人组成:一部分是行政事业编制人员;另一部分是招聘的有丰富经
验和能力的招商人员。有编制的发70%的工资,实行按招商金额提成
的办法;招聘的人员不发工资,采取多劳多得的方式,按照招商成果
提成一定比例发工资,大大调动了招商引资者的积极性。为了实现园
区的市场化运作,实行园区带乡镇的模式,凡是被划到园区里边的乡
镇全部改为办事处,由园区和当地党委共同领导,以园区为主,所有
土地都归园区支配,农民全部迁到规定的地方,损失由园区按1∶1甚
至更大的比例来补偿,土地按每亩700元来补偿,为失去土地的农民
转非,并代交土地税和农业税。同时,根据就业能力给予安排适当的
工作。政策灵活
    政策灵活是招商引资不断深入的重要措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优惠政策灵活。三地都没有制定成文的优惠政策,他们讲,政
策优惠不能搞“一刀切”,实行一事一议的办法,该优惠的优惠,不
能优惠的就不优惠。优惠要视项目的情况而定。像“高、大、外”项
目可以免费使用土地,除国家规定的税收外,当地政府说了算的费用
全免。二是土地使用政策灵活。像江宁开发区为了解决土地审批难的
问题,实行先用后征的办法;为了解决土地指标不足问题,除运用园
区带乡镇的模式外,还到苏北落后地区购买土地指标。他们说,没有
不能审批的土地,只有想不到的办法,发展起来了,谁还追究?为了
解决工业用地的政府补贴问题,江宁开发区还实行了以地补地的办法
,就是用房地产开发的钱来弥补政府对工业用地进行的贴补。三是奖
励政策灵活。像江宁区政府为了鼓励招商企业,又不和国家有关政策
撞车,没有采取税收返还的方式,而是采取建立奖励基金的方式奖励
投资企业,既兑现了优惠的承诺,又不违反国家政策。环境优良
    靠优良的环境招商是三地突出的特点。一是优良的硬环境。他们
认为,目前全国都在招商,都在出台新的优惠政策,政策的优惠毕竟
是有底线的,既使靠优惠引来客商,环境不好,也留不住,更难以有
新的作为,单靠政策优惠来吸引投资者不是长久之计。三地正是靠建
设高质量的环境才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客商。主要表现:一是硬件
环境优良。三地除了优越的自然环境外,城市建设起点高,道路宽敞
,街面整洁,绿化覆盖率高,城市设施完备,交通便捷,是理想的人
居环境。从1999年开始,江宁区每年拿出10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
设,2002年仅绿化一项就达1亿元,今年计划投资28亿元。由于招商
引资的主体是开发区,为了提升开发区的外部形象,三地开发区管委
会的大楼高档气派,昆山市在开发区成立时就筹资50亿元用于基础设
施建设;江宁区政府不盖政府大楼,投资8000万元建设现代化的功能
齐全的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大楼,聘请南京一流的物业公司管理,进入
大楼的人就能感受到开发区的实力和开放意识。为了体现园区的高起
点,专门聘请50多名国家知名专家进行规划设计。园区内实施信息通
、配套通、融资通、人才通、市场通、人脉通,构筑全新的现代产业
发展平台的“八通一平工程”,教育、商贸、娱乐、医疗设施齐全,
服务功能完善,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服务。二是优良的软环境
。软环境建设突出了一个以投资者为中心的主题。江宁区提出了“先
投资者之忧而忧,后投资者之乐而乐”的服务理念,昆山市提出了“
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理念。提出“对昆山人严格一点,对投资
者宽松一些”的口号和“为纳税人服务也是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内容”
的观点,在全社会营造出浓厚的亲商氛围。昆山市对政府工作人员提
出要求:不能对投资者说“不”。昆山在软环境建设方面关键时动真
的,来实的,对提出的要求有一整套有力的措施来保证。如他们成立
了外商沙龙,政府部门每两个月一次轮流向外商宣讲有关政策法律,
解答外商提出的有关问题,听取对政府部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每年
组织外商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进行评议,奖罚分明;对外商不满意
的问题,限期整改,直到满意为止。为了解决台商子女就学、看病难
的问题,专门建设了高规格的台商子女学校和台商医院,解除台商后
顾之忧。实行了外商绿卡制度,市内所有服务行业为持绿卡的外商提
供全方位的服务。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