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3.07.01
【期号】= 3052
【标题】= 像个男子汉一样生活
【版次】= 06
【版名】= 黄河口晚刊  新闻立交
【作者】= 王克勇 董保延  王宗龙
【专栏】=
【正文】=
 

像个男子汉一样生活

王克勇 董保延  王宗龙  (2003.07.01)

   身有残疾、父母卧床、中年丧妻,所有困难一肩扛;养家育女,
反哺社会,所有责任一肩挑——
    像个男子汉一样生活
    6月27日,垦利县黄河口镇护林工作区首集市场跟往常一样热闹。
    经打听,没费多大劲就找到了为民修车铺。一打眼之下,倒看不
出来哪位是张利田。“请问,哪位是张利田师傅?”“我就是。”一
位四、五十岁上下年纪的汉子站了起来,要是不注意,看不出他左腿
有些残疾。老张个头不高,身材敦实,黑红的脸膛,双眼炯炯有神,
五十几年风雨只是在他眼角处刻下几道深深的鱼尾纹。趁着空闲,我
们和老张拉了起来。
            灾难与不幸
    1952年,张利田出生在原胜利乡前彩村一个农民家庭。1954年从
老家迁往孤岛林场,就在一周岁那年,张利田左腿因病落下了残疾。
年幼的张利田只能扶着板凳学走路,不知摔了多少跟头、跌破多少回
。左腿的残疾给小小的张利田带来了诸多不便,但也造就了他不服输
的倔劲。到了上学的年龄,张利田就拄着单拐,蹒跚在求学的路上。
    1968年,17岁的张利田从农中毕业。已经出落为壮实小伙子的张
利田,面对生活,陷入了沉思。养家糊口,成家立业,以后的路还很
长,怎么办?不能光靠别人,要做一个自食其力、自强自立的堂堂正
正的男子汉!血气方刚的张利田,暗暗下定了决心。
              向不幸挑战
    在好心人的推荐下,张利田决定学修自行车。对于腿有残疾的他
来说,做出任何一个选择都需要具有比常人更大的勇气,付出更多的
艰辛。虽然多年的磨练已经给了他相当的心里准备,但现实中的困难
,往往远远超出了预见和想象。修车要经常翻腾几十斤重的自行车,
左腋夹住拐,左手只能作小幅度辅助动作,右手操作,右腿作主要支
撑,难度相当大。好几次,修车的师傅都劝他放弃这一行。但倔强的
张利田从不轻易服输。白天,他去看师傅修车,跟着打下手;晚上,
就在昏黄的煤油灯下,翻阅破旧的《新华字典》,记下每一个零件的
性能、用途,回忆师傅所教的安装技巧。平时空闲,他就去收购破旧
自行车拿来练手,拆了装,装上再卸,一遍遍熟悉各个零部件拆卸方
法和易出的毛病,琢磨怎样修理。就这样,光练手用的破自行车就有
一堆。寒来暑往,辛勤的汗水洒满了学艺之路。
    1970年,经过两年学徒生活的锻炼,张利田出师了。在护林村北
头多了一个简易自行车修车铺——为民修车铺。年仅19岁的张利田张
罗起自己的小车铺,开始了人生自理的旅程。
    刚开始时,大家自然难以相信腿脚不便的张利田能修好自行车。
张利田就让事实说话,认真修理每辆自行车。靠着修车,一家人生活
基本上有了着落。
    随着经济的发展,自行车逐渐多了起来,为民车行的生意也越来
越好。由于自强不息,有手艺,有文化,张利田在1975年至1984年间
,担任起建林公社团支部书记,给青年人树立起学习的榜样。也就在
1982年,张利田结了婚,迎来了事业和生活的春天。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命运多舛的张利田又遭受到了重大的打击
。妻子因病不治,于1989年撒手而去,撇下一双年幼的女儿,大的8
岁,小的只有2岁。
    年近40的张利田又遇到了关键的一个坎。养育一双女儿长大成人
的重任,落在了他的肩上。其中的艰辛,张利田不愿多说,我们也不
忍触动他心中那份柔弱的痛楚。他只是说,大女儿从胜利石油学校中
专毕业,今年5月16日正式在石油工业园上班了。这几年光大女儿的
学费就在3万元左右,凭着多年积蓄和不知劳累的辛勤工作,张利田
挺了过来。今年15岁的小女儿在黄河口镇二中读初二,供她读书成人
,就是老张最大的心愿了。
            做个有用的人
    这时,几个乡亲推着自行车过来打气,把老张从往事的回忆中拉
了回来。
    其中一个是江苏来包地种棉花的,拿过气筒充完气,说一声“谢
谢师傅了”,就走了。还有村里的几个熟人充完气就走,这一切,老
张都习惯了。自从修车起,有三十多年了,免费充气,免费看自行车
、摩托车,大家都把这看成很自然的事情了。一个姓张的小学女教师
正好过来推车子,她说,“在这修车太方便了,大多数情况下修完就
走,有时候给钱,有时候不给钱。”我能明白她所说的那种情景,并
不是耍赖不给,村民们时间长,感情深,用张利田的话说“都是老熟
人了,不能要钱。”这其中饱含着一种怎样的感情啊,能有这样一位
老师傅,是护林村的福气和骄傲。
    老张平时身体很好,有时小酌,闲时下棋,爱好射击,曾经拿过
市第二届残运会二等奖。这几年摩托车渐多,自行车渐少,一年修车
收入降到了五、六千元。但老张无论多忙、多困难,只要是老年人、
荣誉军人、残疾人来修车,都优先免费服务,给所有人免费看车、充
气,30多年如一日。老张从来都是积极纳税,多次为“希望工程”、
“抗洪救灾”等公益活动捐款捐物。1996年,他为建林乡十三村残疾
人贫困户王召恩捐款,现身说法,鼓励他自强不息,重新获得了生活
的勇气。他还用自己的积蓄,救助了本村一名失学儿童,让他重返校
园。1997年他被县里评为模范工商户,并当选为个体劳动者协会副主
任,一直任职至今。老张还是第四届市、县残联代表,2002年市自强
模范。老张说,学校里经常请他去给孩子们作学雷锋报告,平时孩子
们有事没事也爱凑过来玩儿,给他那有些单调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回首五十几年人生路,张利田从需要别人照顾到自立自强、自食
其力,转而有能力回报曾经给予过他帮助的人们,成为了一个对社会
有用的人。现在的老张,打点生活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记者 王克勇 董保延  通讯员 王宗龙)
(附图片)
    骑上单车出门去车铺
    修车闲暇,大人小孩都愿意过来闲拉,给老张的生活增添了许多
乐趣
    曾经用来练手的破自行车,堆满了院角
    当爹又当妈,露一手厨艺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