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3.07.05
【期号】= 3056
【标题】= 推进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进程
【版次】= 03
【版名】= 理论专刊
【作者】= 曹明刚
【专栏】=
【正文】=
 

推进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进程

曹明刚  (2003.07.05)

   推进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进程
    中共垦利县委副书记 曹明刚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现农
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出路。解决“三农”问题,加
快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必须勇于实践“三个代表”,千方百
计解放农民,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进程。
    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是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现实
途径。产业规模的快速膨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的不断
细化,在客观上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条件,带来了机遇。通过拉
长产业链条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潜力很大,前景广阔。产业化经营
的方式有很多,公司加农户是个典型的模式,千家万户搞加工、搞营
销,小规模、大群体也是切实可行的路子,而对于产业化起步比较晚
、程度比较低的地区来说,后者尤为重要。
    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是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根本
出路。转移农村劳动力,最根本的出路是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
发展不起来,三产就没有活力,劳动力转移就没有潜力。大力推进工
业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紧迫的任务。同时,县域工业发展必须
与农村工业化紧密结合,在产业布局和产业选择上,必须着眼于农民
增收和农民的非农化进程。既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增强产品的
市场竞争力,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又要高度重视、大力发
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努力扩大吸纳空间、增强转移能力。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是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
关键措施。新形势下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关键是尽快清除这些障碍
,为劳动力转移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一是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充分赋予农民择业自由。二是逐步深化农
村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解除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让转移出去的
农民安心从事二三产业,增强劳动力转移的彻底性和稳定性。三是强
化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组织干预作用,县乡村三级要加大组织干预
、管理服务力度,统一组织劳务输出。四是努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对青壮年劳力的培训力度,让他们拥有一技之
长,增强择业能力,加快转移进程;另一方面,要着眼长远,进一步
调整农村教育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造
就一代新型农民。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