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3.08.02
【期号】= 3080
【标题】= 油地亲情演绎爱的赞歌——河口采油二矿构建文明油区纪实
【版次】= 03
【版名】= 油田专刊
【作者】= 张小芬
【专栏】= 油地共建
【正文】=
 

油地亲情演绎爱的赞歌——河口采油二矿构建文明油区纪实

张小芬  (2003.08.02)

  油地亲情演绎爱的赞歌
  ——河口采油二矿构建文明油区纪实
    河口采油厂采油二矿位于河口区、利津县和滨州市的沾化县境内
,所辖油井遍布八个乡镇的100多个自然村,村连着井,井靠着田,
油地唇齿相依,油田管理难度大。近几年来,这个矿的生产成本逐年
下降,而原油产量从1999年的47万吨发展到2002年的50万吨,实现了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快速发展。探其原因,其中重要的一条是
得益于创建良好的油区环境。几年来,这个矿的广大干部职工怀揣一
颗至诚至善的爱心,时时为当地群众着想,处处奉献一片真情,百里
油区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感人至深的爱的赞歌,融洽了工农关系,
推动了油地发展。
  忘年交 渔塘情
    采油二队的邻居,利津县汀罗镇前官村村民刘老汉是一位生性倔
强的孤寡老人,1992年投产使用的6#计量站就坐落在他家附近。由
于经常往来,刚刚参加工作担任站长的闫胜利很快就与老人熟识了。
了解到老人的窘况后,闫胜利便利用工余时间义务帮助老人浇地、播
种、收庄稼、修农具,这一帮就是10多年。期间,虽然几易工作岗位
,他总会抽空看望这个与自己无亲无顾的老人。如今,已走上片长岗
位的闫胜利工作更繁忙了,但他依然如故,农忙季节就会悄悄来到老
人家,为老人忙前忙后、跑这跑那。每每提起这些,年愈花甲的老人
总是激动得热泪盈眶。
    隋洪臣是采油二队副队长。2002年5月的一天,他上井路过光前
村李乃俭家的鱼塘,看见老人蹲在鱼塘边抽闷烟,便上前询问,原来
是鱼塘已到投放鱼苗的时令,却因老伴生病住院无钱买鱼苗而犯愁。
看着老人的焦虑神态,隋洪臣忙安慰:“大爷,您别着急,我们大家
都想想办法,咱不能让挖好的渔塘空着。”回到家里,隋洪臣与妻子
商量,把家里准备买空调的8000元钱借给老人缓解燃眉之急。年底,
老汉鱼塘大丰收,不仅还了借款,还净赚一万元。他逢人便说:石油
兄弟就是好!
  捐助学 勤服务
  青年志愿者作为爱的传播使者,秉承“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
爱心奉献精神,把缕缕春风吹进油区民众心间。在矿团委的领导倡议
下,各基层志愿服务小分队利用休息时间走村串户,长期为当地村民
进行电气焊修理、电器维修、健康查体、咨询服务等义务奉献。采油
六队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中,了解到东营市河口区太平乡新兴村有不
少家境贫困、学习优异的学生面临着辍学的可能,就主动到他们家中
进行走访,为孩子们进行捐款,并送去了大量的学习用品,使他们感
受到了莫大的鼓励与温暖。
    去年12月,太平乡建设村的饮用水库受到污染,该村村民饮水成
了一大难题。消息传出后,附近采油6队的青年志愿者们克服原油生
产任务重、自身饮用生活水不足的情况,主动送水到村里,受到了村
民们的热烈欢迎和交口称赞。
  帮修路 共修渠
    去年5月27日,采油二队陈15-31井急需上作业,而光前村村民程
晓巴的一亩棉田紧靠进井道路。这天上午,他拉来水泵准备浇地,当
听说该井需上作业时,为了不造成道路泥泞影响作业,他二话没说,
便将刚卸下的水泵又装上车,并与采油队一起修起了进井路,保证了
这口井及时上作开井。几天后,队领导把一封感谢信送到了村委会,
感谢他们的好村民程晓巴“晚浇一亩地、早开一口井”的好人好事。
    2003年4月10日,光前村村干部又把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送到
了采油二队队部,赞扬队干部职工为村民着想,帮助修渠浇地的事。
原来,位于光前村旁停产多年的陈23-23井近日扶起来,征用了村里
的棉田作进井路。4月5日一大早,村民李乃勤用车拉抽水机到自家棉
田旁的水库上开机浇地,浇水管线从进井路上横穿过去,却挡住了村
里从此路过的其它车辆,李乃勤无奈,只好把抽水机停了开,开了停
,很是不便。正在该井检查工作的采油二队队长陈东了解情况后,与
指导员凌凯现场办公,决定修一条暗渠。当天上午便用吊车运来涵洞
管,带领职工与村民齐心协力修好,最终使清清的河水顺着沟渠不停
地流入了棉田。 (张小芬)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