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3.08.11
【期号】= 3087
【标题】= 以创新的精神贯彻“三个代表”
【版次】= 03
【版名】= 理论专刊
【作者】= 陈淑伟
【专栏】=
【正文】=
 

以创新的精神贯彻“三个代表”

陈淑伟  (2003.08.11)

   以创新的精神贯彻“三个代表”
    石油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陈淑伟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82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历史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只有做到“三个代表”,我们才能够在
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胜利前进,才能够不断创造出辉煌
的业绩;反之,我们在探索前进的征途中就会遭遇挫折,我们的事业
就会蒙受损失。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经
受来自国际国内许多领域的严峻挑战。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
标,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根本要求。问题是:在
国际风云变幻,国内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的条件下如何做到“三
个代表”?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
神实质。突出强调“先进性”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鲜明特色。
先进性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依据,是党保持执政地位和推动中国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进的本质要求,它决定着党的兴衰成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执政党建设规律的高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
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充分反映
了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所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因此,理解、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紧紧抓住“先进性”这一精神实质。
    那么,什么是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不是自封、自定的。江泽
民同志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
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
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是说,判断一个
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不仅要看它的阶级性质,更要看它在推动历史前
进中的作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党的先进性并不是抽象的,它体现在
党的全部活动过程中,体现在党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具有
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为最广大人民谋取利益的过程当
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把党的先进性放到当代中国先进生产
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当中去考察,放到同最广大人民的联系当中去体
现的。这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体现的“先进性”是随社会的
发展而发展,随人民的需要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党的先进性是以
把握时代的变化,适应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为前提的,必然具有丰富
的时代内涵。这也充分表明,先进的党必然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党,必
然是面向新的实践不断创新的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我们党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准确
定位党肩负的历史任务以及党自身条件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时代发
展的脉搏和契机,认真总结世界上大党老党执政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
,进行理论创新的成果,它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和与
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并且
将继续发生变化。实践在发展,我们面临的任务、困难与挑战也在不
断发生变化。在这种形势下,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以
创新的精神对待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谋求解决问题的
新思路、新方法。否则,我们就无法从根本上把握时代发展变化的本
质,无法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也不可能创造出先进的文化
,更不可能为人民谋取更多的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
实也就成了口号和形式。
    以创新的精神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必须做到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历史经验表明:思想僵化、固步自封,只
有死路一条。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自
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
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
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紧跟时代步伐,敏锐地把握我国生产力的
发展趋势和要求,牢牢地掌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准确及时地
反映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以创新的精神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着眼于现实问题的
解答,着眼于探索解决当前任务的新途径。当今世界正发生着深刻的
变化,国际国内的新情况层出不穷。我们要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
,对现实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特别是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
性的重大课题,要作出科学的回答,对人民群众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
题、难点问题,要作出及时的解决。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不会一帆风顺,困难和
挑战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创造新的工作思
路和方法。正如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为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这
个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
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创新的精神不是主观臆断,不是胡思乱想,不是“空中楼阁”。
它来自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方法基础上的实践的培养与创造,
是继承与发展的产物,需要在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
行动中进行检验。有了这种创新的精神,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的要求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方法,不断探索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道路,我们的事业就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