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3.08.26
【期号】= 3100
【标题】= 历史性的跨越——全市工业发展综述
【版次】= 01
【版名】= 要闻
【作者】= 徐纯亮 赵新建
【专栏】= 与时俱进铸辉煌  庆祝建市二十周年大型系列报道
【正文】=
 

历史性的跨越——全市工业发展综述

徐纯亮 赵新建  (2003.08.26)

   历史性的跨越
    ——全市工业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徐纯亮 通讯员 赵新建
    开栏的话
    岁月如流。转眼间,年轻的东营市走过了二十年的光辉历程。
    二十年前,适应胜利油田和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需要,伴随着
改革开放的前进步伐,东营市正式宣告成立,从此揭开了黄河三角洲
建设和发展的历史新篇章。二十年来,勤劳智慧的东营人民在市委、
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踏着时代的脉搏,用心血和汗水浇灌了这片共
和国最年轻的土地。如今,这里发生了历史的沧桑巨变,经济实力显
著增强,城乡面貌明显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东营的知名度
大大提升。本报自即日起开辟《与时俱进铸辉煌——庆祝建市二十周
年大型系列报道》栏目,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建市二十年来我市物
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全市工作中的重要亮点、先模人
物的先进事迹、展望东营市的美好前景。
    抚今追昔,我们无比骄傲自豪;放眼未来,我们豪情满怀。随着
历史前进的车轮,和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让我们加快黄河三角洲的
建设和发展,把这片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打扮得更加美丽、富饶,装
扮成渤海之滨上一颗更加耀眼的明珠。
    用“跨越”一词来概括和诠释我市二十年来的工业经济发展,可
以说并不为过。
    有关部门提供的数字证明:建市前的1982年,全市村及村以上工
业企业共有1464家,总产值18.48亿元;其中地方乡及乡以上工业企
业239家,总产值仅1.65亿元,只占当时全省工业总产值的0.48%。
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总额36.68亿元,地方工业仅有8700万元。这就是
当时我们东营工业经济的家底。
    然而,当时光悄悄流过20个春秋后,人们不能不用一种惊讶的目
光,重新审视给人以飞速发展强烈感觉的东营工业经济。经过二十年
的发展,到2002年底,全市工业企业发展到13221家,是建市前的9.0
3倍;实现工业总产值675亿元,是建市前的31.5倍,其中地方工业总
产值313.4亿元,是建市前的189.9倍,工业资产总额达到716亿元,
其中地方工业116亿元。2002年,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374.75亿元,
是1982年的31.5倍,其中地方工业增加值96.39亿元,是1982年的208
倍。如今,在32个工业基本行业类别中我市已拥有30个,逐步建成了
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抚今追昔,我们不禁在想,在基础条件极其薄弱的情况下,我市
工业经济缘何能够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呢?透视这二十年来工业
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东营工业的振兴,倾注了历届市
委、市政府的心血和汗水,尤其得益于近年来全市招商引资的深入开
展,得益于大力推进企业改革、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它的发展标志着一个地区的综合经济实
力和水平。建市之后,面对地方工业几乎一片空白的现实,我市立足
实际,确立了围绕资源上项目、求发展的思路,地方工业在为油田服
务和黄河三角洲开发中逐步得到壮大。党的十四大后,市委、市政府
审时度势,于1995年确立实施“工业强市”战略,1999年更明确提出
了“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的指导思想。借助大招商,膨胀工业
经济总量;围绕扩张企业规模,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不断加大技改投
入,深入开展产学研结合,我市工业步入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目前
,全市地方工业累计完成技术改造项目3037个,完成投资153.4亿元
,建设高新技术项目151个,累计创造产值325.3亿元,利税66.1亿元
。今年技改投入将达到80亿元,是上年的2.4倍,有44个项目列入国
家和省导向计划,1个项目投资达到10亿元,7个项目达到2亿元,11
个项目达到1亿元。至2002年,全市共投入技术开发资金26.47亿元,
争取省级以上财政扶持资金1680万元,完成市级以上技术创新项目57
4个,其中省级以上项目288个,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的项目266个,科
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3%。
    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促进了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
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华泰集团、万达集团、胜
通集团、科达集团、信义集团、大海集团等一批骨干工业企业在激烈
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迅速崛起,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行业发展的龙
头。华泰集团实现了书写纸、涂布纸、新闻纸产业的规模化生产,企
业规模和效益分别居全国第2位和第1位;信义集团汽车刹车片已形成
了500万套的国内第三大生产基地,成为长春一汽、上海大众、天津
夏利、江西江铃等汽车厂家的配套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居第1位;
天信、大海集团立足企业规模和产品档次,围绕产品出口实施技术改
造,两企业产品出口创汇额均进入全国同行业50强行列。尤其是与世
界500强之一的日本三洋合作的大型招商引资项目——科英公司,以
其建设周期短、规模大、出口能力强,成为东营加工制造业的排头兵
。到目前,我市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的企业已达55户,其中过5亿元
的12户。这些企业展示了东营工业的形象,扩大了东营产品的影响和
知名度。
    着眼于增强企业的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
,我市抓住机遇,加快企业改革步伐,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坚持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式多样、规范运作,加速了投资主体的多元
化。目前,全市总的改制率达到95.5%,在752家改制企业中,已有6
43家企业实现了国有资本全部退出,占85.5%,经营者持大股、职工
参股的产权多元化格局已经开始形成。通过实施规范破产,一些劣势
企业退出了市场,原企业的经营性资产通过拍卖等方式获得了新生,
盘活了存量资产。通过“两退”,实现了“两进”:即经济运行质量
进一步提高、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2002年,全市限额以上工业实现
增加值327.2亿元,总量规模居全省第三位;实现销售收入565.7亿元
,利税176.6亿元,两项指标总额稳居全省第1位;全市民营企业户数
达到5600多家,已成为拉动工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走过辉煌的二十年,高扬起远航的风帆。如今,在市委工作会议
精神的指引下,我市工业经济正进一步加大投入,壮大规模,积聚实
力,以蓬勃之势迈入更快更好的发展新时期。
(附图片)
    压题照片:我市造纸企业生产车间一角。
                      (记者 黄利平 摄)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