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3.10.01
【期号】= 3131
【标题】= 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版次】= 01
【版名】= 要闻
【作者】=
【专栏】=
【正文】=
 

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003.10.01)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29日下午进行第八次集
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战略全局出发,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深
刻把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规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
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中共中央政治局这次集体学习安排的内容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林尚立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李林研究员就这个题目进行了讲解,谈了
他们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考。
    中央政治局各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
讨论。
    欢快的乐曲声中,中外宾客频频举杯,共庆新中国54华诞,共祝
中国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高度重视并不断推进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长期实践
的必然结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
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社会应是物质文明、政治
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物质文明是社会发展的物质
基础和决定力量,精神文明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政治
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制度保障和重要条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
伟目标,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
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胡锦涛强调,坚持政治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最根本的是要坚持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我们推进社会
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我们要紧密联系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实践,紧密联系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实践,不断研究新情
况、解决新问题、积累新经验,努力探索和发展实现这种有机统一的
新形式新机制新途径。
    胡锦涛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内容广泛的系
统工程,需要我们进行长期努力。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要求,要坚持和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健全民主程序,扩大公民有
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进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
理和民主监督。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保证党和政府的各项决策
符合人民利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根据改革开放和发展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加快立法步伐,提高立法质量,坚持依法行
政、公正司法,促进依法治国方略的落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
有力的法律保障。要按照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
进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要进一步转变政府
职能,减少行政审批,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努力形成运转
协调、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要以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
为重点,以人财物的管理和使用为重点,以关键岗位和薄弱环节为重
点,改革和完善监督机制,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
度管人,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切实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方面负责人参加了学习。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