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3.11.04
【期号】= 3157
【标题】= 当前农业生产的头等大事
【版次】= 04
【版名】= 国内国际新闻·广告
【作者】= 董峻
【专栏】= 经济观察
【正文】=
 

当前农业生产的头等大事

董峻  (2003.11.04)

   当前农业生产的头等大事
    新华社记者 董峻
    国务院领导近来多次强调,各地要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明年的粮
食生产,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民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千方百计搞好秋冬农业生产,努力争取明
年有更好的收成。
    秋冬农业生产年年搞,但今年的秋冬种具有不同的意义,是当前
农业生产的头等大事。
    粮食问题是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任何时候
都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我国粮食产量从1998年突破5亿吨大关、人均
占有水平达到420公斤后,粮食耕种面积连年调减,产量一路走低。
在充分肯定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成绩的同时,人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近年来粮食播种面积连年下降,粮食连续减产,粮食安全潜伏一定隐
患。
    明年对于恢复粮食生产是十分关键的一年。而抓好今年的小麦秋
冬种,对于确保明年夏粮丰收具有决定性作用,对于尽快恢复粮食生
产也有积极意义。农业部部长杜青林不久前指出,当前要把稳定小麦
面积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这是因为,冬小麦占全年小麦总面积和
总产量的90%左右,是我国小麦生产的重头。稳定发展冬季小麦生产
,首先就要稳定播种面积。因此,继续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农业结
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集中更多的精力,整合更多的资源,扎扎实实
抓好粮食生产,就成了当前农业生产的头等大事。
    杜青林还要求各地把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迅速转到优化布局和品
种、品质结构上来,不能继续在简单调减粮食面积上做文章,更不能
把调减粮食面积作为工作的考核指标。要抓住当前秋冬种的关键时期
,及时引导主产区特别是优势产区适当恢复播种面积,多种优质专用
冬小麦,加快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今年的秋冬种面临一些新情况:一是小麦面
积难以稳定,今年秋冬种粮食面积仍是减少的趋势。二是秋收作物收
获期普遍偏晚十天左右,加上入秋以来黄淮海地区和长江流域连续阴
雨,使腾茬整地和播种难度加大,播期推迟。三是安徽、河南、陕西
、江苏、湖北等农业主产区,夏收、秋收作物在关键季节相继遭受洪
涝干旱、高温热害、低温寡照等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和种植农户收入
损失巨大,严重影响了秋冬种的物资投入。
    今年的秋冬种有一个亮点值得关注:年初,农业部和财政部组织
实施了优质专用小麦示范项目,示范区内的优质专用小麦品质得到提
高,生产成本下降,市场竞争优势初步显现,因此受到了各地和农民
群众的普遍欢迎。目前,各示范区正在落实兑现良种补贴资金的工作
,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到位,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各地要以此为契机
,充分发挥示范项目在整个小麦生产中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并通过落
实产销订单,推进产业化经营。
    面对十分繁重的生产管理任务,各地要更加重视依靠科技提高播
种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抗灾能力,重点是做好三项工作:针对
今年秋季作物成熟期普遍推迟的特殊情况,及早组织农机具,积极动
员农民及时抢收秋熟作物,尽早腾茬整地,为抢时播种争取农时季节
;采取适当增加播量、增施磷肥、推广包衣种子等措施,努力打好播
种基础;在打好播种基础的同时,积极做好田间管理的各项准备工作。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