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3.12.01
【期号】= 3179
【标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胡锦涛温家宝作重要讲话 吴邦国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出席会议
【版次】= 01
【版名】= 要闻
【作者】=
【专栏】=
【正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胡锦涛温家宝作重要讲话 吴邦国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出席会议

  (2003.12.0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胡锦涛温家宝作重要讲话 吴邦国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
出席会议
    新华社北京11月29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
会议11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
    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
干出席会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从全
局和战略的高度,全面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明确提出了明年经
济工作的总体要求,着重强调了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重要原
则和重大问题,并对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提出了明确要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讲话中系统总结了今年
的经济工作,并就做好明年经济工作作了具体部署。
    会议认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仍是当今国际格局演变的两
个主要趋势。国际形势的基本态势仍是总体和平、缓和、稳定,但局
部战乱、紧张、动荡,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世界各
国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世界经济逐步回升和结构调整加快,对我国经
济发展在总体上是有利的。同时国际环境的变化也使我国面临一些新
的挑战。在世界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中,各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也将
出现此消彼长的变化。大调整既是大挑战,也蕴藏着大机遇。抓住了
机遇,就能赢得历史性发展。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十六大关于本世纪头
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科学判断,切实增强紧迫感,牢
牢抓住机遇期,趋利避害,发挥优势,努力加快自身的发展。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遭遇突如其来的
非典疫情和地震、洪涝、干旱等多种自然灾害。在严峻挑战和困难面
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
,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万众一心,奋力拼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设取得新成就。全党兴起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
进展。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十六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对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全面部署。首次载人航
天飞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我
国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局良好。
    会议指出,愈是形势好,我们愈要清醒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
矛盾和问题。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要立足长远,着眼当前,坚持用改
革和发展的办法认真加以解决。特别是对新出现的苗头性和局部性问
题,要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采取果断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会议指出,明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落实
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重
要一年。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
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稳定政策、适度调整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握全局、解决矛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的思路,做好各项工作。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
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
积极性,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
长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
进步。
    会议强调,贯彻这个总体要求,重要的是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全
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既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
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要进一步统一认识,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健运
行,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坚持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
略,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明年的经济工作,要从发展全局的
高度,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
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我们一定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
和稳定性,增强信心,稳定大局;一定要更加重视总量调控和结构优
化,正确把握调控的时机和力度,引导经济平稳运行。要倍加珍惜当
前经济发展的好势头,巩固和发展这个好势头。要继续坚持扩大内需
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要密切关注宏
观经济形势的变化,针对苗头性问题,适时适度地进行调控,增强调
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要在强化税收征
管、增加收入的同时,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大调整财政支出
结构的力度,保证各项重点支出。国债和新增财政资金的使用,要重
点向“三农”倾斜,向社会发展倾斜,向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
工业基地倾斜,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倾斜,向扩大就业、完善社会
保障体系和改善困难群众生活倾斜,同时还要保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的资金需要,支持重大改革举措的出台。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必须
把握好货币供应量的调节力度,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发挥货
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协调配合的综合效应,适当控制货币信
贷的投放,调整货币信贷结构,保持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
    二、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业
基础地位,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党三
代中央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战略思想,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
。我们必须始终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重视严格保护耕地和保护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始终重视维护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利
益,始终重视增加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的收入。要坚决遏制乱占耕地
的现象,继续调整农业结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推进优势农产品合
理布局。要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大对粮
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要加强农业科技储备和技术推广,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
强市场竞争力。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
农民负担。要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做好农村扶贫工作。
    三、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
时期,抓紧推进结构调整,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要提升制造业
水平,加快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运用先进适
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要努力缓解经济发
展中的瓶颈制约。进一步安排好电源和电网建设,加强大型煤炭基地
的建设,加快重要交通干线和枢纽的建设。突出抓好节约能源、节约
原材料和节约用水工作,搞好重要资源的综合利用。要加快发展第三
产业。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扩大就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
济整体效益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积极创造有利于服
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使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上升,服务质
量明显改善。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
效发挥中部地区的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
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逐步形成东、中、西部经济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要逐步理顺分配关系,扩大居民消费能力。在结构调整中,一定要
认真解决和切实防止盲目重复建设,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盲目扩
大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倾向严重的行业,加强引导和调控,促进其健
康发展。
    四、不失时机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
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要
求,有重点、有步骤地深化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
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巩固壮大公有制经济。大力发展和积极引
导非公有制经济,放宽市场准入,加强服务和监管,充分发挥个体私
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经济、繁荣市场、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
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投资体制改革,深化金融
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财税和价格改革。维护和健全市场秩序,严厉打
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
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结合起来,把实现好、维护
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
点。
    五、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国际生产要素重
组和产业转移加快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善于用全球战略眼光,从更
大范围和更宽视野想问题、办事情,提高应变能力,增强风险意识,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坚持利用国际有利条
件和充分发挥我国优势相结合,坚持扩大引进技术和全面增强自主创
新能力相结合,坚持利用外资和大力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
合,增强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开创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坚持以质
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优化进口商品结
构,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要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既要进
一步改善投资的硬环境,更要重视加强软环境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引导外资投向。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
    六、认真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
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重视和关心群众利益,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
位、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就业是民生之本,
也是安国之策。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实施积
极的就业政策,把深化改革、促进发展、调整结构和扩大就业有机结
合起来。要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
针,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促进就业再就业
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
系,要抓紧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工作,抓
好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落实,搞好“三条保障线
”的衔接。务必把灾区的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
。切实把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会议还从八个方面具体部署了明年的经济工作:一、巩固和加强
农业基础地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三、大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
体系;四、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五、继续实
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做好财政金融工作;六、加快
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七、进一步扩大对外
开放,努力做好外贸外资工作;八、统筹兼顾,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
展。
    会议指出,明年各方面工作任务很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为
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驾
驭市场经济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切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
作。要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不断引向深入,继续
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狠下功夫。要坚持全局观念,紧
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正确认识形势,把思想和行动
统一到中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上来。要坚持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忠实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
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
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要把树立正确的政绩
观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制度保证,使
勤政为民、求真务实的干部得到褒奖,使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干部
受到惩戒,在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形成勤政为民、踏实苦干的浓厚
风气。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行政,牢固树
立科学决策意识,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
。要坚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要坚持依法办
事、按政策办事,努力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把解决群众切身利益的
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会议强调指出,全党同志都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增强历
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
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
,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励精图治,团结奋斗,继续夺取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
    出席这次会议的中央领导同志还有:王乐泉、王兆国、回良玉、
刘淇、刘云山、吴仪、张立昌、张德江、陈良宇、周永康、俞正声、
贺国强、郭伯雄、曹刚川、曾培炎、王刚、徐才厚、何勇、顾秀莲、
盛华仁、路甬祥、唐家璇、华建敏、陈至立、肖扬、贾春旺、王忠禹
、刘延东、白立忱、陈奎元、徐匡迪和中央军委委员梁光烈、廖锡龙
、李继耐。
    广东、陕西、辽宁和湖北省的负责人在大会上发了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党政
主要负责人,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和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
人,解放军各总部和武警部队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附图片)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