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2.01.16
【期号】= 2613
【标题】= 轿车进家 让它住哪
【版次】= 07
【版名】= 黄河口晚刊  世间万象  房地产业
【作者】= 薄文军
【专栏】=
【正文】=
 

轿车进家 让它住哪

薄文军  (2002.01.16)

   轿车进家 让它住哪
    其实在加入WTO还被称为“复关”的时候,人们最先想到的就已
经是轿车进入家庭的问题了。随着“入世第一年”的到来,轿车市场
真的开始受到冲击,轿车浩浩荡荡走进居民家庭的日子已经迫近,而
一旦轿车走进自己家里,让它住哪间“房子”,似乎也已经成为城市
居民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
    轿车不是自行车,当然不可能在你的楼房套内争得一席之地,而
油城楼房带车库也只是去年才开始出现的,而且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
,新开发的楼房并不是都有车库。很明显,建筑面积太小的楼房底下
不可能有充足的空间为每一个家庭建有车库,超过六层的楼房也难以
保证有限的地下空间可以满足十几户居民的存车需求。还有就是将楼
房的地下室演化为车库终究无法改变地下室依据承重墙或相应框架分
割空间的现实,一座楼盘下边到底能建几座私家车库,不能由住户的
一厢情愿来决定。
    说来说去,如果你不能花钱买别墅,如果你不是有幸住上地下室
改了车库的楼房,要想把车停到一个既安全,又方便的地方,还得依
靠社区管理或者社会化管理。也就是说,每个居民小区内部或者其附
近都应当有出入方便,安全可靠,收费低廉的停车场或大型车库。而
且随着私家车拥有量的加大,人们对停车场所的需求会跟对学校、医
院、商场的需求不相上下。而停车方便不方便也将成为今后居民选择
住宅区,购买住宅楼的重要参考指标。
    以目前油城各居民小区的停车场来看,还明显存在两大不足:一
是从数量和面积上大大满足不了轿车进家庭的需要,二是简陋的设施
条件也让许多人不忍心将价值仅次于房子的第二大家产轻易托付。停
车场要上档次,最好还是不露天的,因为一旦将“自己的”轿车露天
停放在停车场里,油城的气候会让很多爱车如命的人经常寝食不安。
费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许多人买轿车一方面是托“入世”的福,另
一方面也是指望着“燃油税”开征之后日常费用大幅下降,起码能保
证轮子不转不花钱。一旦自己的轿车成了喂不饱的“大肚汉”,那还
有几个人能养得起?停车费必须控制在居民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才会
有人舍得去停车,不然的话,几年前满楼道里都是自行车的场景大概
就会出现翻版。而一旦到了每栋居民楼下都堆满了小轿车的境地,那
什么绿色小区、生态小区、文明小区、示范小区就只能大打折扣了。
    如何让居民自己的小轿车停在让他们自己又放心又满意的地方,
这应当是今后建设部门和物业管理部门值得认真推敲的课题。
                      (本报记者 薄文军)
(附图片)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