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3.11.13
【期号】= 3164
【标题】= 对幸福的另一种诠释
【版次】= 06
【版名】= 黄河口晚刊 新闻立交
【作者】= 董保延 王宗龙 陈安民
【专栏】=
【正文】=
 

对幸福的另一种诠释

董保延 王宗龙 陈安民  (2003.11.13)

  对幸福的另一种诠释
    夜幕悄悄地降临了大地,一盏盏灯相继亮了起来,和天上的繁星
相互交映,将垦利县黄河口镇第二小学的校园衬托得更加安详而宁静。
    和以往的夜晚一样,崔风坡老师的家里依旧传出了不断的笑语声
,邻居们都知道,这又是崔老师给孩子们开始补课了。“在农村当老
师固然很辛苦,但农村的孩子们更苦了,每次看到一张张渴望知识的
脸,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目光,我就会充满力量。自己辛苦点、累点、
难点,所有的一切都会变得微不足道,因为孩子是未来,也是希望”
。崔老师说这些话的时候,语气很轻,但我们却真切感受到了一位长
期奉献在农村基层教育一线的普通教师的心声。
    虽已年近四旬,崔风坡如今依然担任着五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课和
自然课。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每天夜里,崔风坡家里的
灯总是最后一个熄灭。必须要在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只
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不辜负孩子们充满渴望的眼神
。和大多数农村老师的家属一样,崔老师的爱人也托人在东营找了一
个活,以贴补家用,平常不在家,日常的家务就全部落在了崔老师一
个人的身上,但除了洗衣服,简单地做一点饭,这些必须要做的事情
外,崔风坡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交给了孩子们。在没有从事过教育
的人看来,崔老师的生活无疑是单调的,更是枯燥的。日复一日,年
复一年,教室、家、学生宿舍三点一线,难得有休闲、娱乐的时间,
但孩子们的笑容却是对他最高的奖励。
    收获是幸福的,播种也是幸福的。无论面对白天的喧嚣,还是独
处在黑夜的静谧,崔风坡老师总是默默俯下身去,用自己的方式诠释
着幸福的内涵。
      (董保延 王宗龙 陈安民)
(附图片)
  “每次看到一张张渴望知识的脸,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目光,我就
会充满力量”
    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捅水,崔老师家里的灯总是最后一个
熄灭。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