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3.01.01
【期号】= 2902
【标题】= 感受百姓生活十大变迁
【版次】= 07
【版名】= 黄河口晚刊  国内聚焦
【作者】=
【专栏】=
【正文】=
 

感受百姓生活十大变迁

  (2003.01.01)

   感受百姓生活十大变迁
    盼小康,祖祖辈辈盼了多少代,奔小康,风风雨雨奔了多少年。
今天小康生活就在我们身边。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与每个老百姓的点
点滴滴密切相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感受变化,在翔实的数字中人们
见证变迁。
    一、鼓起来的“钱袋子”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间,8亿农民逐步走上富裕幸福
的康庄大道。
    1990年至2001年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2%。城镇
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一倍多。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目前
已超过8万亿元。
    二、降下来的恩格尔系数
    1990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是54.2%和58.8%。
到2001年已分别降到37.9%和47.7%。“吃”在中国人生活中所占的
分量越来越轻了。
    13年来中国人越来越远离围绕吃
  穿辛勤劳作的单调生活日子,不但过得殷实而且越来越丰富多彩。
    三、精起来的饮食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巨大的
变化。主食消费量不断下降,副食的消费量明显攀升。居民营养摄取
渠道上来自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的比重明显提高。膳食营养状况不断
改善,特别是城镇居民食品消费已逐渐向讲究营养、风味、疗效、方
便等集约消费方式转变。中国人吃得越来越好!
    四、长起来的人均寿命
    2002年6月18日,四川乐山五通桥区116岁的杜品华拿到了上海大
世界吉尼斯总部颁发的“最长寿的人”证书,正式成为世界上最长寿
的老人。社会安定营养保健医疗等水平的提高使中国人的寿命越来越
长。从1990年到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10年提高2.85岁,已达
71.4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岁,比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高7岁。
    五、大起来的住房
    随着危房改造安居工程、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老百姓的住房大
了心情舒畅了。目前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上,农村达
到25平方米。与此同时居住质量和配套性能不断提高,基本普及了液
化气。城镇居民在家具、住房装饰、家庭设备等方面的消费支出也成
倍增长。
    六、多起来的私人轿车
    十几年前,轿车对普通人来说还可望不可及,如今早已进入寻常
百姓家。从1998年开始中国个人购车比例已经超过50%。目前,城市
居民中每万人拥有轿车达到100多辆。中国个人汽车保有量从1990年
的81.6万辆增加到1999年的534万辆,年均增长23.2%。
    七、靓起来的衣着服饰
    曾几何时人们常用“西装革履”来形容穿得好,而今中华大地上
涌动的姹紫嫣红时装潮正是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生动写照。城乡居民
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带来了居民穿着消费的深刻变化,成衣消费
比重明显扩大,并且向中高档转变。衣着求新求美讲究舒适大方,衣
着消费的个性化特征明显。
  八、高起来的文化程度
    中国人受教育的程度正在快速提高。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我国小学毕业升学率从1990年的74.6%上升到2001年的95.5%。从19
90年到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由60.9万人增加到268.3万人。
从幼儿园直至走上工作岗位各个阶段的教育始终相伴。今天不仅大学
生越来越多,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研究人员等也明显增多,高等
教育正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坚实地迈进。
    九、热起来的假日旅游
    13年前的中国人既没有太多的闲暇更没有太多的闲钱,假日要么
呆在家里要么走亲串友。而近几年来,广大居民用于旅游的支出正逐
年增加。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支出比1995年增长了167.6%。去
年国内旅游已达到1213万人次,黄金周成为出游的最佳时机。旅游正
成为中国人的新时尚。
    十、快起来的通信方式
    十多年前,写家信是绝大多数中国人与亲人的交流方式,奢侈一
点,到邮局打个长途电话。而今天一年不写信的人,不在少数。到去
年7月底中国固定电话用户数已突破2亿户,手机的用户数达到1.8亿
户,均位居世界第一。人们的通信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便捷,不仅家
里的电话可以随时拨打还可以掏出手机发个短信息打开电脑发封电子
邮件,信息沟通变得如此容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正在迅速缩短。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