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3.01.09
【期号】= 2909
【标题】= 中国车价大势趋降
【版次】= 08
【版名】= 黄河口晚刊  时代新潮
【作者】=
【专栏】= 车来车往
【正文】=
 

中国车价大势趋降

  (2003.01.09)

   中国车价大势趋降
    种种迹象表明,2003年将是市场竞争加剧的一年,供求格局将发
生很大变化,在买方市场的压力下,汽车厂商将被迫调整产品价格策
略,一场以比拼性价比为主要特征的价格战将不可避免。
          需求看好还须冷静
    从宏观层面来看,良好的经济环境和汽车消费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决定了今年轿车市场需求依然向好。
    在业内普遍看好今年车市的同时,也有人冷静地指出,去年轿车
市场的爆发性增长带有一定的“积累需求释放”效应,是需求多年沉
淀的结果。随着购买高峰过去,今年市场增幅将低于去年。国家即将
出台的一系列利好政策,固然有利于促进汽车消费,但与各地政府和
汽车厂商所表现出的巨大热情相比,消费者恐怕更注重切身感受,需
要看政策的具体内容和落实力度。
        市场诱惑投资膨胀
    毫无疑问,今年车市的价格走势主要取决于供求关系的变化,在
不期待市场需求再度出现爆发性增长的前提下,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
销计划就成了判断形势的基本依据。
    据统计,截至去年11月底,全国轿车销量大约110万辆,销略大
于产。由于一些车型受产能限制供不应求,厂家纷纷着手投巨资扩大
产能,产能放量增长带来的影响必将在今年逐渐显现出来。汽车业资
深评论人钟师认为,目前企业受到市场强烈诱惑,对形势判断过于乐
观,普遍表现出一种投资冲动,必将导致产能过剩。
        汽车进口压力渐大
    今年进口车数量的增加和价格下调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按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2003年汽车进口关税将降低近6
个百分点,虽然幅度不大,但进口配额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15%。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咨询中心预测,今年汽车进口约17万辆,其中进口
轿车9万辆左右。中国进口汽车贸易中心副总经理丁宏祥认为,2003
年进口车价格将稳中有降,预计到3月底,2002年许可证到期前,会
有一批进口车集中报关,这批车上市后会引起车价在一定幅度下调。
          高额利润有待缩水
    企业自身也完全具备了进一步降价的能力。业内早就指出,与国
际同行相比,中国汽车制造业利润过高,甚至可谓“暴利”。中国汽
车市场研究所研究员李秋明说。在日前北京举办的“国际汽车高层论
坛”上,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特别指出:过高的价格和
利润不利于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他希望汽车厂家从长远利益出发,
主动降价,扩大市场份额,不追求短期的高额利润。张国宝的这一表
态既阐明了政府的看法,也代表了广大消费者的心声。
    至于价格战出现的时机,钟师和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
苏辉都预计会在今年下半年。业内也有人认为,今年价格战的导火索
很可能由进口轿车价格下降而引起。
  “加量不加价”也会成为变相降价
    除了直接降价外,国产车降价的方式将主要体现为性价比的提高
,即“加量不加价”,新产品追求价格一步到位,服务方面也会给予
消费者更多的实惠。同时,在未来细分市场的竞争中,车型新、技术
含量高、定位准确、个性鲜明的产品将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
(附图片)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