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3.01.16
【期号】= 2915
【标题】= “飘一族”东子和她想要的生活
【版次】= 08
【版名】= 黄河口晚刊  时代新潮
【作者】= 张乐
【专栏】= 新新人类
【正文】=
 

“飘一族”东子和她想要的生活

张乐  (2003.01.16)

   “飘一族”东子和她想要的生活
    早晨,东子背起行囊,关上店门,再一次踏上了去陕西铜川陈炉
的路途。
    那个地方她先后去了8次,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那里有丰富的人文环境和创作灵感,还有取之不尽的制陶、烧瓷
的泥,是她创作的动力和源泉。
    每到北风起树叶落,去后海散步的客人渐渐少起来的时候,东子
就关了她的小店,带着行囊到陕西或唐山或景德镇继续她的创作。
    东子先后毕业于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和北京艺术设计学院,学的
是雕塑,却喜欢上了陶瓷。毕业去了法国留学,归来后没再回到那个
竭力挽留她任教的母校。之后,东子的选择出乎许多人意料。她开了
一家小店,里面卖的全是自己动手做的东西。
    东子本来可以选择一份安稳工作,衣食无忧地搞创作。“我天性
不喜欢受束缚,虽然一家稳定的单位可以让我无需为生计担忧,但这
也会压抑我的天性与创作的灵感和冲动。”
    毕业后,东子与同学失去了联系,不知道他们发展得怎样。但东
子总觉得和在校时一样,他们之间依然存在着竞争。即使10年或20年
后相遇,东子还是愿意与他们较量较量彼此在艺术上的成就。
    一直都被认为很优秀的东子不想输给任何人,这是她选择此种生
存方式的根本原因:心无旁骛地随性创作,而千方百计地谋生又成为
她不停创作的直接压力和动力。
    在后海南沿的小店里,全是东子风格的瓷艺:粗旷而随性。
    “过去的瓷器特别精致,因为那是供给皇帝的。我是给自己和喜
欢它的人看的、用的,所以我把它看成是创作,在上面随性而作,画
和字每一幅均不同,都是我的真情流露。”
    东子最喜欢去的地方是陕西,那里的人和物让她感动。为感谢一
个叫王爱国的人及其父母对她的支持,东子为那个窑里烧出的陶瓷注
册了一个商标:“爱国窑”。东子的话让我知道,起这个名字的另外
一层深意:“弘扬和传播这门古老艺术形式本身也是一种爱国表现”

    东子也爱去旅游、画画、拍照、流浪,做一切她爱做的事,虽然
有时在外人看来很辛苦。
    “没有理由说我就活得比你好或者比你不好。或许你有一份稳定
的工作但却并不如意,而我因为喜欢艺术,便觉得风餐露宿的生活根
本算不了什么。”
    她曾为陈炉春蕾幼儿园的孩子们拍了一组照片,选了一张印成了
明信片,派发给每一个走进小店的人,其正面标题写着“需要玩具的
孩子们”,背面印着幼儿园地址和一句话:“如果你有多余的玩具和
不再穿的衣服,请寄给我们或送到东子的店里。”
    东子的父母搞艺术出身,或许正因如此,他们从未干涉过东子飘
浮状态的生存方式。东子随性地在艺术海洋中游荡,家里放满了她自
己的作品,经常会更换,有些放腻了的就拿到店里卖掉。
    东子坦言,店是开给喜欢和欣赏它的人和朋友的,这里陈列的是
艺术和创作,而不是纯粹的商品,所以她只愿意卖给欣赏它的人。如
果100件作品能卖出一件、二件,她就很高兴了。
    在东子看来,现在理解她的艺术的人不算多。“这些东西如果拿
到巴黎,早就被一抢而空了。”
    巴黎是东子理想中的艺术和艺术家的天堂,那里对艺术和搞艺术
的人无比尊重。东子猜测:“从前,太多的艺术家在那里穷困潦倒而
死,他们的价值往往在百年之后才被认定,巴黎人可能害怕再次错过
伟大艺术家吧。”
    这就是东子想要的生活。(张乐)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