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87.11.20
【期号】= 3
【标题】= 企业可以选择人才 人才可以选择企业——垦利县劳务市场见闻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丁海螺
【专栏】=
【正文】=
 

企业可以选择人才 人才可以选择企业——垦利县劳务市场见闻

丁海螺  (1987.11.20)

  企业可以选择人才 人才可以选择企业
  ——垦利县劳务市场见闻
    11月10日,座落在雄伟的黄河胜利大桥南侧的大桥宾馆,彩旗招
展,人山人海,垦利县劳务市场成立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来自本县
内的21家招工单位,摆下自己的门庭,迎接着潮水般的城乡青年,使
青年们有了自由选择职业的天地和权利。当日,就有350多名城乡青
年在各招工单位的花名册上签了名,以待考核、择优录取。
    县劳动局、县劳动服务公司开辟劳务市场的决心,是在学习十三
大精神之后才下定的。他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大胆地进行了
这项用工制度改革,为各路人才能够找到用武之地,铺设了一条大道

    多少年来,在招工制度上存在许多弊端,不少人为找不到如意的
工作而发愁。随着改革的深化,农业承包责任制的进一步落实,垦利
农村每年平均有两万个劳动力需要输出,加上城镇待业青年的日趋增
多,特别是一些企业实行租赁经营后,一部分工人被分离出来,使社
会富余劳动力急剧上升,成了当前改革中的一大疾症,而劳务市场恰
恰是解除这一疾症的灵丹妙药。它通过传递劳动力信息,进行新的职
业介绍,调剂职工余缺,开办家庭服务,沟通培训渠道,能够充分利
用劳动力资源,发挥了市场的调节作用。
    记者带着一系列新鲜的课题,走进了这“集市”,除去没有叫卖
声之外,其繁华程度不亚于农贸市场。在排着长龙般队伍的县炼油厂
招工处,女青年王秀芹,从人群里挤出来,对记者说:“我从小就喜
欢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可是过去一无门子,二无机会,等呀,等呀,
我所盼望的这天,终于来到了,炼油厂的幼儿教师是冷门,看来我的
愿望就要实现了。”
    身着西装革履的郝家乡青年缪恩海说:“我最喜爱开车,我就报
考了县运输公司。”前来祝贺的东营市劳动局长邱元扬插言道:“是
呀,过去你想干什么,不是常常事与愿违吗?现在是人才可以选择企
业,企业可以选择人才。过去的劳动局专门管理别人,操持着工作分
配大权,如今变成了服务型,主动为企业、人才牵线搭桥。”该县副
县长是这场上的权威人物,他说:“劳务市场确实受人欢迎,它不仅
扩大了城乡青年的就业渠道,而且在人才交流上有利于向多样化、大
范围方面发展。为了保证招工质量,各单位还要根据各不相同的标准
,进行文化、基本业务考核,分出优劣,合理录取。这样还自然而然
地堵住了过去在招工中的后门和歪风。”
    市场上的高音喇叭,悠扬之声不绝于耳。“青年朋友们,要沉住
气,认真地选,选出你最理想的职业!”这声音在古老的黄河之岸传
得好远好远……       (本报记者 丁海螺)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