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87.11.20
【期号】= 3
【标题】= 辛勤的耕耘者——访著名老作家雷加
【版次】= 04
【版名】=
【作者】= 刘波
【专栏】=
【正文】=
 

辛勤的耕耘者——访著名老作家雷加

刘波  (1987.11.20)

  辛勤的耕耘者
  ——访著名老作家雷加
  □刘波
    秋夜,我们怀着仰慕的心情来到了雷加同志下榻的宾馆。
    雷加原籍东营市广饶县。今年秋天他是作为中国延安文艺学会赴
胜利油田慰问团的成员来东营的。
    我们进屋后恰逢他从孤东深入生活刚刚回来,虽然他已七十二岁
高龄,并且奔波劳累了一天,但他那饱满的精神告诉我们,他的身体
仍很健康。
    当我们问起他来东营后的观感时,他笑着说:“这次来,与其说
我是来体验生活,倒不如说这里的生活变化吸引了我。我是东营人,
我为家乡的巨大变化而高兴。”
    我们说着,笑着,慢慢话题转到了雷加同志的生活经历上来。
    雷加同志是一九三八年参加革命文艺工作的。那是他从日本归国
后的第二年,投奔到革命圣地延安。写了一些反映战士生活的短篇小
说。一九四二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雷加立即深入农村,任乡干部
三年,写出了反映以解放后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一些短篇。
    一九四五年,东北解放,雷加由延安到了安东,在安东造纸厂任
厂长五年,并获得模范厂长的光荣称号。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实际工作
锻炼,使他积累了重要的素材,创作了长篇小说《我们的节日》和《
潜力》三部曲,传记小说《海员朱宝庭》等。这些作品都是在一九五
二年到一九五八年发表的。他的《潜力》三部曲以庞大的结构,巨大
的容量,通过一个造纸厂的验收、撤退和恢复生产,深刻揭示了解放
战争时期的历史演变过程,反映了工人们的生活和斗争。作品在当时
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曾被译成外文向国外读者介绍。
    粉碎“四人帮”以后,雷加同志以满腔的热情投入了创作,先后
出版了《雷加散文特写选》,《雷加短篇小说集》,《浅草集》,《
火烧林》,《春到鸭绿江》等作品集,充分体现了一个老作家对新时
代的热爱。
    雷加现在北京市文联工作,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仍在辛勤地耕耘
着。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