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0.10.01
【期号】= 270
【标题】= 抓住开发良好机遇  作好资源优势文章  黄河三角洲三十五万亩水稻喜获丰收   总产可达一点六亿公斤,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四十五点五,近二十万人种稻脱贫致富
【版次】= 01
【版名】=
【作者】= 张松
【专栏】= 头条新闻竞赛
【正文】=
 

抓住开发良好机遇  作好资源优势文章  黄河三角洲三十五万亩水稻喜获丰收   总产可达一点六亿公斤,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四十五点五,近二十万人种稻脱贫致富

张松  (1990.10.01)

   抓住开发良好机遇  作好资源优势文章
    黄河三角洲三十五万亩水稻喜获丰收
    总产可达一点六亿公斤,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四十五点五,近二十
万人种稻脱贫致富
    本报讯(记者张松)金秋十月,好一个果实累累的时节。黄河三
角洲近35万亩水稻喜获丰收,经初步测算总产量比去年增加5000万公
斤,达到1.6亿公斤,增长幅度为45.5%,创历史最高水平。
    我市目前仍有600万亩待开发土地。近年来,市委、市府抓住黄
淮海平原开发和黄河三角洲被列为全国八大开发区之一的良好机遇,
在发挥土地资源和黄河水资源丰富的优势上大作文章,动员一切力量
,向荒地进军,向碱地要粮。全市先后投资数千万元,兴修了一大批
骨干水利设施,开垦起多年未耕种过的不毛之地,使水稻种植面积去
年达到25余万亩。去冬今春,各县区纷纷组织会战大军,在茫茫荒滩
上安营扎寨,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把黄河三角洲荒碱地开发推向了
高潮。全市人民苦战100天,9万余亩沟、渠、路、桥、涵、闸配套的
稻田齐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使全市水稻种植面积一举达到了35万亩。
    大面积荒碱地的开发,需要辅以强有力的技术保证。市委、市政
府组织科委和农业口有关部门,用科技指导水稻生产,在全市推广了
高产模式化栽培新技术。良种化、育秧工厂化已大面积实施,高产型
的“中国91”良种种植面积已达13万多亩,平均亩产500公斤,有的
地块达到700公斤。垦利、南郊和渤海农场育秧工厂化技术的实施,
使水稻种植群体更加合理,品种进一步优化,为机械化生产创造了良
好的条件。与此同时,市里请山东农业大学水稻专家、教授多次举办
培训班,对数千名农业技术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成了水稻生产的“田
秀才”。
    不毛之地稻浪涌,人民生活大变样。通过种植水稻,全市近20万
人告别了“半年有粮吃,半年拉饥荒”的生活。我市大力进行水稻开
发的做法,受到前来视察工作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