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1.02.12
【期号】= 2330
【标题】= 劳服企业成为胜利油田经济社会新增长点 两成职工不再吃“石油饭”
【版次】= 01
【版名】= 要闻
【作者】= 高钧
【专栏】=
【正文】=
 

劳服企业成为胜利油田经济社会新增长点 两成职工不再吃“石油饭”

高钧  (2001.02.12)

  劳服企业成为胜利油田经济社会新增长点
  两成职工不再吃“石油饭”
    本报讯 近年来,胜利油田把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作为新形势下经
济发展的战略之一,现已约有两成职工从主产业中分离出来,不再吃
“石油饭”,转为从事油气生产以外的经营。
    胜利油田劳服企业按照“重点发展中小企业、大力培育骨干企业
、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方针,通过四种渠道安置下岗、富余职工
:一是发挥骨干企业的主力安置作用。临盘采油厂劳动服务中心年产
值达2933万元,实现利税323万元,职工总数达360人,其中去年新增
安置192人;二是原有企业重组安置。河口通海集团公司经过重新组
建后,集团公司集中发挥资产和技术优势,扭亏为盈,现有职工达65
5人,其中安置下岗职工507人;三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社区服务业
来扩大安置容量,目前已认定胜中、胜东、孤岛等五个社区劳动服务
中心,安置主产分流人员186人;四是组织生产自救实现就业。钻井
公司特车大队有150多名富余人员下岗,其中21名职工主动组织起来
,凭借自身的技术特长组建了“豪威特种设备拆修厂”,率先占领了
市内特种拆修行业市场。目前,胜利油田劳服企业经营规模不断壮大
,企业经营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呈现出“一业为主、多元并进”的新
格局,范围包括化工、建材、机电、轻工、农业、商饮服务等产业,
并逐步向油田外部市场领域开拓。
    东营市劳服企业管理机构本着“油地结合、共同发展”的原则,
积极落实有关优惠政策,为油田劳服企业的巩固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
环境。近两年来,东营市劳动就业办公室会同市财政、地税部门为油
田劳服企业减免返还营业税和所得税总额达1420.9万元。在资金投放
方面,对胜利油田骨干劳服企业建设给予倾斜,年内争取了500万元
贷款规模的贴息,促使其向规模化、效益型发展。胜利油田现已发展
劳服企业193家,年创产值14.9亿元,实现利税1.38亿元,其中年产
值超过4000万元、利税过200万元的省级骨干劳服企业11家,成为推
动油田经济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目前,胜利油田劳服企业从业人员
总数已达2.4万人,其中安置下岗、富余职工2137人,为油田减人增
效发挥了“蓄水池”分流保障作用。
              (高钧)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