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3.01.09
【期号】= 523
【标题】= 为了“红光”的跳跃——红光新村发展渔业生产述评之三
【版次】= 01
【版名】=
【作者】= 张松 王圣锋
【专栏】=
【正文】=
 

为了“红光”的跳跃——红光新村发展渔业生产述评之三

张松 王圣锋  (1993.01.09)

   为了“红光”的跳跃
    ——红光新村发展渔业生产述评之三
    本报记者 张松 王圣锋
    红光的发展速度是跳跃式的。其经验之一就是政府真正做了渔民
的公仆,时刻为渔民排忧解难。
    垦利县红光渔业管理站,强化服务职能,为红光的发展做了大量
扎实有效的工作。他们为每条渔船都配备了高频率远距离的无线对讲
机,沟通了海陆各个方位的联系,使渔民及时掌握渔情渔汛和天气预
报,提高了海洋捕捞能力。今年夏季莱洲湾发展大量海蜇,渔民们通
过对讲机了解到这一信息后,迅速集结捕捞,一季捕了120万公斤,
发了一笔海蜇财。他们还帮助渔民解决物资供应和流动资金,并注重
了海产品收购、销售、加工、冷藏一条龙服务,把海洋开发这台戏唱
得红红火火。管理站投资100万元,建起了储量70吨的冷库和加工车
间,提高了海产品的附加值。在天津、北京、济南等地建立了长期的
销售网点,解决了渔民的销售难题。渔民们高兴地说,俺能富得这么
快,多亏有个管理站。
    细细想来,红光渔业管理站的所作所为,也并非惊天动地之举。
但每一件事无不折射出一束光亮:为了“红光”的跳跃!
    我们没有深入地探讨过他们的服务模式,也没有从理论上进行系
统的梳理。然而,我们却在想,如果全市所有的渔业生产管理单位都
能把这并不太难做的事做好,真正地想渔民之所想,帮渔民之所需,
完全可以相信。在短时间内将会跃出十个,百个红光那么,随之而来
的定是一场以开发海洋资源为标志的“蓝色革命”在黄河口的蓬勃兴
起。
(附图片)
    站里统一组织补网队,对所有网具一一检修。这当然要忙了这些
姑娘们。  (徐兆鹏摄)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