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0.05.16
【期号】= 230
【标题】= 风调雨顺天时好  物丰产特地利多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曹文东
【专栏】= 崛起的新地
【正文】=
 

风调雨顺天时好  物丰产特地利多

曹文东  (1990.05.16)

   风调雨顺天时好
    物丰产特地利多
    黄河三角洲四季分明,有着较适宜的气候资源。这里位于暖温带
,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在12.6摄氏度至12.2摄氏度
之间;年降水量为539至582毫米,降雨时多集中于农作物活跃生长期
。光能资源丰富,无论是光照强度还是光照时间,都能满足一般农作
物生长发育的需要。据统计,黄河三角洲地区太阳能年总辐射为123
.6—127.7千卡/平方厘米,年总日照时数平均为2606.4小时——
2765.8小时,全地区年平均气温10摄氏度以上的总积温为4300摄氏
度,年平均无霜期206天。
    黄河三角洲优越的地理气候和光能资源为农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
的条件。一批生长在东营大地的农副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的声
誉。
    黄河三角洲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有小麦、大豆、玉米、水稻、棉
花、绿豆等等。其中棉花和水稻最为有名。棉花,作为一种耐盐碱作
物,非常适合于在黄河三角洲开发性农业生产中大面积地种植。我市
棉农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摸索出了一套创高产棉、优质
棉的路子。鲁棉5号、鲁六——43系、鲁棉7号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种植
最多。据对鲁棉5号进行纤维物理性能测试,其主体长度30.27和82
.9毫米;细度5977和6272米/克;成熟度1.60和1.45;强力3.65
和3.19克;断裂长度21.83和19.8千米。经对42支纱试纺,品质指
标为2102分。我市的利津县等地种植的鲁棉5号等品种单产皮棉达到6
3.5公斤,比美国(单产52.5公斤)高11公斤;比世界平均产量(
单产35.5公斤)高28公斤。去年,我市共种植棉花68.47万亩,在
遭受严重风雹灾害的情况下,产量仍达到11.86万担。黄河三角洲产
出的棉花以其纤维长、拉力强等很高的品质指标而驰名中外,深受中
外用户的青睐。近两年,全市已出口棉花21097.04吨。
    黄河大米,是黄河三角洲的又一特产。这里的水稻米产量高,千
粒重高,出糙率低。大米蛋白质高(含8.66%),含脂肪低(仅0.
44%),食之满口喷香,易于消化,备受食客宠爱,产品供不应求。
去年,我市共种水稻25.7万亩,总产达118837吨。
    此外,黄河三角洲的大豆、绿豆、青豆等十几个品种的小杂粮,
也以其蛋白质含量高、出油率高而闻名于世。1989年,全市小杂粮种
植面积为10.61万亩,总产6010吨。其中,鲁豆4号等大豆在黄河三
角洲种植,籽粒含油率在21.57%以上,蛋白质含量在43.6%以上
,是全国产豆最优质地地区之一。
    今年元月,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第5次优质农副产品展销会上,我
市参展的黄河大米、奶粉、大豆、香油、火腿、玉米淀粉等14种农副
产品成为北京市民及洋人的抢手货。据有关报告指出,在这次参展的
全国33个省市(包括计划单列市)中,山东省被评为第一名,而东营
市又被评为全省15个地市中的第一名。
            (曹文东)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