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8.11.05
【期号】= 1639
【标题】= 商贾云集石油城
【版次】= 01
【版名】= 要闻
【作者】= 李建凤
【专栏】= 崭新的风貌  辉煌的成就
【正文】=
 

商贾云集石油城

李建凤  (1998.11.05)

  商贾云集石油城
  本报记者  李建凤
    建市之初,东营人总戏谑地称自己是属马的,从外地回来总是大
包小包地往家驮东西,大大小小无所不“驮”。这是当时东营商品匮
乏的真实写照。而如今,一座座商厦拔地而起,一排排街铺纵横交错
,仅中心城就有商业大厦、百货大楼、供销商场、华联商厦等十几家
大中型商场。
    仍然是属马的,可东营人不再长途跋涉负重而驮,而是信马由缰
,随处可购所需之物。
    我们不妨看一组数字的对比:全市商业网点营业面积1984年为40
00平方米,1997年为409265平方米;全市商品总销售1984年为11483
万元,1997年65628万元:缴纳利税1984年156万元,1997年1767万元
;全市商业职工人数1984年为3843人,1997年为7245人。数字是枯燥
乏味的,但它也是运动着的旋律,显示着建市以来我市商业工作取得
的骄人成绩。
    瞩目这些年来商业发展的历程,是改革为商业企业注入了无限生
机和活力。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优胜劣汰,不进则退。为了在市场
竞争中占据主动权,我市按照抓大放小,一企一策,全面推进,重点
突破,重在转换机制的原则,对商业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优势
企业为核心,以资产联结为纽带,打破了地域、所有制,隶属关系的
界限,大力培植和发育企业集团。企业之间通过兼并、改组、联合等
形式,使资产存量得到合理流动和重组,实现了低成本扩张,壮大了
规模,增强了实力。就拿市百货大楼来说,它在整体兼并人民商场后
,选拔精干管理人员充实到原人民商场,注入了流动资金,调整了产
品结构,日增销售额7万元。今年上半年,百货大楼又在资产评估的
基础上,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为下步组建集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商
业大厦、东强汽修有限责任公司也正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向集团化发
展。对中小型商业企业,我市围绕着结构调整,从理顺产权关系入手
,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采取连锁经营、股份合作制、国有民营
、租赁拍卖、剥离经营等多种形式,因企制宜,全面放开搞活。
    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我市商业企业在营销方式和改善经营结构
上下功夫。他们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确立目标市场定位,实行差异
化经营,改变了过去“千店一面”的状况。大企业如市百货大楼、商
业大厦依托规模、人才和信誉等优势,逐步向购物、餐饮、娱乐、休
闲一体的综合商社发展。中小企业不断淘汰掉竞争力差的品牌,发展
强项,突出特色,以专见长。如市蔬菜公司将原来综合经营的西苑商
厦改为东营鞋城,销售量成倍增长。市东虹商贸有限公司以经销洗化
商品为主,批零兼营,并在各大商场设立了专柜,不仅占领了市内市
场,而且开始向滨州等外市地拓展。目前,我市商场已逐步向“大而
全、小而专”的布局转变,避免了商业系统之间的相互竞争,大大提
高了商业企业的整体效益。
    随着商业发展步伐的加快,服务网点建设也越来越得到了各商业
企业的重视。这也是一项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发展后劲的措施。市
百货大楼、商业大厦扩建后,营业面积分别达到了2900平方米和2500
平方米。东方商场、黄河口商厦、华联商厦一、二期工程已相继完工
并投入使用,各县区也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中小型商业服务网点。
目前,一个以市直大中型商业服务业网点为龙头、以县区网点为骨架
、大中小结合、行业配套、货畅其流的商品流通网络已初步形成。其
经营品种也由1万多种增加到了16万多种,满足了多层次消费结构的
需要,形成了辐射鲁北平原的商品集散地,牢牢占领了城市、矿区市
场,提高了农村、市外市场占有率。
    15年的发展,对我市商业来说,还仅仅是个开始。大鹏一日同风
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市商业定
会步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一点,毫无疑问!
(附图片)
  现代化购物中心——商业大厦。  (刘文忠摄)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