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2.12.24
【期号】= 2895
【标题】= 工业经济:发展活力倍增
【版次】= 01
【版名】= 要闻
【作者】= 徐纯亮 王峰
【专栏】=
【正文】=
 

工业经济:发展活力倍增

徐纯亮 王峰  (2002.12.24)

   工业经济:发展活力倍增
    本报记者 徐纯亮 通讯员 王峰
    “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按照市委、市政府确立的这一经
济发展工作思路,我市工业经济逐步摆脱了建市以来的弱势地位,步
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通过近年来的企业改革、技术改造和
招商引资,“工业强市”的步伐越迈越坚实,地方工业经济总量迅速
膨胀,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回眸2002年,工业经济发展更是活力倍增,继续以骄人的丰硕成
果引起人们的瞩目。今年1至11月份,地方限额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99
.3亿元,同比增长35.26%,完成增加值63.2亿元,增长28.91%,高
出全省平均水平11.61个百分点。地方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不断提高,作用日益凸显。地方规模以上工业GDP占地方GDP的比重由
1997年的12.7%提高到现在的30%,增加了17.3个百分点。同时,我
市地方工业在全省的位次也有明显进步。今年前11个月与1997年相比
,地方工业增加值绝对额超过了2个市,列全省第14位,实现利税绝
对额超过了5个市,列全省第12位,实现利润绝对额超过了7个市,列
全省第10位。
    我市工业经济之所以呈现出如此旺盛的活力,首先源自企业改革
的进一步深化。着眼于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机制,按照“产权
制度改到位、职工身份改到位、经营机制转换到位”的要求,坚持整
体推进、重点突破、形式多样、规范运作。1997年底,全市国有和集
体企业(含当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乡镇办企业)共计787家,到目
前,已完成企业改制的752家,其中退出国有及集体股的643家,被兼
并的16家,破产217家。集体企业已全部完成改制任务,258家国有企
业中除35家(主要是供水、供热、供电等公益性企业)企业还没有实
行改制外,其他国有企业也全部进行了改制,全市总的改制率为95.5
%。其中市直21家破产企业已有18家终结了破产程序,近3000名职工
得到了安置。1997年以后新建企业都是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成立的
由社会法人和自然人出资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政府已经
由直接办企业转向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了“
两退”、“两进”。就是通过改制实现了国有股退出原国有企业、劣
势企业退出市场,促进了企业良性发展。全市752家改制企业中,已
有643家企业实现了国有资本全部退出,占85.5%,经营者持大股、
职工参股的产权多元化格局已经开始形成。通过实施规范破产,一些
劣势企业退出市场,通过将破产企业资产公开向社会拍卖的方式,使
原企业的经营性资产获得了新生,盘活了存量资产。通过“两退”,
实现了“两进”。即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
    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竞争力的增强,最终取决于其装备水平和
技术创新能力,这是企业保持持续活力的源泉。近年来,我市一直把
技术改造和创新作为扩大经济规模、提高经济水平的重要手段。今年
1—11月份,全市共有在建技改项目329项,累计到位资金32.24亿元
,同比增长43.1%;完成工作量32.63亿元,同比增长37.95%。累计
完工项目229个,可新增产值能力42.7亿元,新增利税11.93亿元。今
年有43个项目列入全省技术改造导向计划,比2001年增加17项,这些
项目中属于高新技术项目20项,总投资19.4亿元,占全部投资的41%
;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8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27项
。今年全市完工的项目中,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的有27个,其中5000
万元以上的9个,1亿元以上的3个。目前的在建项目中,投资超过500
0万元的项目10个,过亿元的项目5个,完工和在建项目的规模和数量
均创历史之最。在技术创新上,到目前,企业与科研院所已建立科研
所和技术开发中心137个,其中已通过国家经贸委和省经贸委验收的
技术开发中心国家级1个,省级11个,这些科研开发机构开发和中试
产品157项,完成课题研究92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25项,国
内先进水平的44项。今年共有53个技术创新项目列入了全省技术创新
项目计划,其中有3项列入国家技术创新计划,有13项列入省重点创
新计划,到目前,全市已累计实施产业化技术创新项目60项,到位资
金4.14亿元。企业信息化取得新突破,今年前11个月共组织实施电子
信息应用推广项目32项,总投资2.05亿元,项目个数和投资额连续第
6年均居全省首位。同时,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也大大优化了工业
经济结构。在地方炼化企业继续发展的同时,炼化企业各项主要经济
指标在地方工业中所占比重由前几年的7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20%
左右,生物化工、制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精细化工、新型建材等
新兴产业逐步兴起,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方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
到20.4%,同比增长3.4%,比1997年增长了9.2个百分点。通过加强
产学研联合和技术改造,机制纸品、纺织印染品、机械产品、石化产
品一批传统产品焕发了新的活力,同时,MBS塑料抗冲剂、高分子聚
丙烯酰胺、壳聚糖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发展势头强劲,
新产品产值占到地方产值的25.6%,已经成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带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已经形成,
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龙头。到目前,我市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的
企业有55户,其中过5亿元的达到12户。利税过千万元的32户,比199
7年增加21户;利润过500万元的37户,比1997年增加24户。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