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2.12.30
【期号】= 2900
【标题】= 黄河入海口走出杰出农民  刘伟海荣登全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榜首
【版次】= 05
【版名】= 黄河口晚刊
【作者】= 刘宪亮 叶荣河 刘春芳
【专栏】=
【正文】=
 

黄河入海口走出杰出农民  刘伟海荣登全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榜首

刘宪亮 叶荣河 刘春芳  (2002.12.30)

   黄河入海口走出杰出农民
    刘伟海荣登全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榜首
    垦利讯 12月26日,“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评选揭晓,来
自黄河入海口,用青春和智慧播绿盐碱荒滩的有志青年刘伟海以绝对
的优势荣登十杰榜首。
    刘伟海,垦利县永安镇西九村人。高中毕业后回村务农的他,面
对着土地的日益碱化,望着那广阔的盐碱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经过长期的观察与思考,利用广阔的盐碱地筑堤修坝圈养芦苇的
想法在他头脑中逐渐清晰。1992年,年仅23岁的刘伟海与几个青年人
以股份制的形式将村里二千余亩的白片地承包下来。这是一片“夏日
水汪汪,冬日白茫茫”的荒碱地。圈养芦苇这种做法在全镇乃至全县
也是首例。这就注定了他没有现成的样子和经验,一切都须靠自己去
摸索,去实践。同时,他也在承受来自周围人的压力。家里人不理解
,亲戚朋友有顾虑,做为一名共青团员的刘伟海没有被吓倒,而是更
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一定要干出个样来。
    经过一个冬天的充分准备,春节刚过,当别人还沉浸在新春佳节
的喜庆中时,他已四处奔波,投亲求友,筹集资金万元,雇了挖掘机
、推土机,起早贪黑,顶风冒雪,搞会战,挖沟建坝,整平土地。经
过三个多月的辛勤劳作,苇塘的基本工程已竣工。在这期间他吃住在
工地,没有回过一次家。苇塘建好后,只有高中文化的他深刻认识到
科技的重要性。他四处打听求购优良的芦苇品种,利用读书籍、报刊
学到的种植技术,依靠辛勤的劳作实现了当年开发、当年见效。
    几多耕耘,几多收获。刘伟海并没有满足于现状。1995年,他看
到本镇牛圈村的河蟹养殖获得成功,立即前去取经学习。第二年在他
的苇塘中划出部分场地放进河蟹进行苇塘养殖河蟹的试验,并聘请外
地有河蟹养殖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养殖中他发现苇塘中养
殖的河蟹有个大、生长周期短等优点。1997年,他便加大面积放养河
蟹,实行苇、鱼、蟹立体混养,得到了成功,取得了效益。1997年他
的苇场纯收入达到30万元,并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二
千多亩的苇场已成为十几种鸟类的栖息地,同时带动了全镇乃至全县
的水产业的发展。他的养殖区也成为全镇团员青年水产养殖示范区基
地,吸引了各地青年前来参观学习。
    近年来,刘伟海从未间断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在养殖生产
中他大胆引进新品种,并把书本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知
识。他多次外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借鉴外地先进经验,走科技致
富的路子。2000年,他又引进南美白对虾并试养成功,增加了经济收
入。
    在近几年的开发实践中,刘伟海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
1995年,由于初养河蟹资金不足,他向信用社贷款3000元,并于当年
还本付息。1998年苇塘扩大养殖面积,正在他一愁莫展时,信用社主
动找到他,给他送来贷款8000元。慢慢地,他有了一定诚实守信的知
名度。每年在他资金周转不开时,都会及时筹集到所需资金。几年来
,他能够积极帮助和引导身边的团员青年和群众诚实守信,起到了诚
实守信的模范作用。特别是在他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对信用知识
的学习和宣传力度更大,起的作用也更大了。
    通过近十年的摸索实践,刘伟海的苇塘已具规模,并取得了一定
的经济效益。刘伟海有了成绩,也渐渐地有了名气。致富思源,他没
有忘记乡亲们还在涝洼地里刨食的现状。他曾无数次无偿向乡亲们传
授养殖技术,主动帮扶贫困群众,引导他们走上芦苇种植、河蟹养殖
的致富路。看着乡亲们生活日益改善,望着他们幸福的笑容,他也欣
慰地笑了。在2001年村支部换届选举中,刘伟海由团支部书记选为村
党支部书记,成为村里的领头雁。他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天地更加
宽阔了。
    (刘宪亮 叶荣河 刘春芳)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