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4.01.11
【期号】= 682
【标题】= 拓向远方的路——记市科达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刘双珉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徐晓辉
【专栏】= 企业明星人物特写
【正文】=
 

拓向远方的路——记市科达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刘双珉

徐晓辉  (1994.01.11)

   拓向远方的路
    ——记市科达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刘双珉
    本报记者 徐晓辉
    他,四十有五的年纪,一团和气的面孔,不显山,不露水,黑色
阔边眼镜平添不少稳重,唯独从那双眸中可以读出些他这农民企业家
的气质和精明。
    他,何许人也?——市科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
理刘双珉。科达公司的十年创业路,艰难诉与谁?苦辣酸甜他自知。
    把十年创业的画卷翻开,刘双珉的内心难以平静。当初,他面临
两种选择,一边是一年几万元收入的私人土方队;一边是穷得叮当响
的社办企业。一番深思熟虑后,他毅然抉择了后者,可是,闯出一条
干事业的路要比修条公路难得多。那是怎样的白手起家呢!?房无一
间地无一垄,借来两间闲房,自带两张桌子,自做两把椅子,美其名
曰“好事成双”。工人要技术没技术,企业要设备没设备,就连几辆
手推车也是现凑的。就这样,刘双珉及一班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
凭着每人都有的两只手,蹒跚地迈开创业的步伐。为了揽活,刘双珉
365天沐雨栉风八万里,八万里跋涉,八万里风尘,吃不尽的苦,怄
不完的气,走不完的路,托不完的情,这其中的滋味他一直没来及反
思。
    “铺着一把草,盖着破棉袄,喝着坑塘水,啃着干粮卷咸菜”,
这曾经是科达筑路职工的真实写照。刘双珉更是一身汗,一身泥,毫
不停息地在工地上推小车,汗未干,泥水又湿透了衣裳。资金少,刘
双珉及科达人处处讲究节约,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瓣花,出趟差,大
“家”没钱,还得从小“家”带钱。值得一提的是,职工宿舍就是在
崖头上挖个坑,铺上几捆玉米秸,几根荆条支撑着塑料布,撑着头顶
一片天,俗称“地窝子”。白天餐风露宿荒郊野外修桥铺路;夜晚,
地窝子里或枕边听风敲雨;或举目欣赏天作棋盘星作子的奇观。
    几载风雨,几经周折,刘双珉也曾跌过跟头,摔过跤,也以实际
行动印证了“吃一堑长一智”的哲语。他深深悟出:“路是人修出来
的,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竞争实力。”斗转星移,公司送出专业技
术培训的人员一批又一批。刘双珉不惜代价进行智力投资,至今累计
投资30多万元自费培养中高级专业人员10多名。尽管年年送出迎回专
业培训人才60余人,刘双珉仍不满足,他决定在生产淡季见缝插针,
由公司集中举办短训班,预算员、施工员、质检员、驾驶员等技术人
员一个个从民工中诞生了。成如容易却艰辛,刘双珉不会忘记,科达
人依然记得,十年前的首次培训人才,公司派两名青工去胜利油田建
工学校系统学习道桥施工专业技术,为节省每人每天3元钱的住宿费
,刘双珉从自己家里装了100公斤玉米送给油田工作的熟人喂鸡,只
肯求能在人家家里住上三月。刘双珉还招聘十几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为科达的兴旺发达“借脑唱戏”。“软件”是建立了,然而公司的
“硬件”如何构筑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古老的理论被刘双珉套用了
,翻新出的观点是:先进的机器设备是保障铺路质量的关键。这几年
,科达(集团)公司平均每年拿出一百多万元用于购置大型施工机械
设备,1990年机械设备总值达到954万元,1991、1992年设备总值达
到1700多万元,93年又投资700万元,捷克“太托拉”翻斗机、摊捕
机、西德“宝马”沥青砼抖机等先进机械,相继出现工地上,使公司
技术设备装备率达到人均3.9万元。于是乎单位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
达到100%,优良率69.5%,省优部优工程年年出现。正是基于这点
,刘双珉很有气魄地一挥手:“在‘九五’将实现全部机械化施工,
电子化控制,高标准把关,规范化管理!”
    “不打无准备之仗,每接一项工程,力求十全十美,成为人人看
得见的样板”,这是刘双珉的施工纲领。为此,刘双珉带领科达人制
定了一些规章制度:推行一级经营(公司对外为统一企业法人)、二
级核算(各分公司、厂工区、站等二级单位独立承包)、三级承包(
公司、各二级单位、施工队分别承包)、四级考核(从公司到个人实
行白分制考核),优化劳动组合在于出效益、出成果,风险抵押制则
把每个科达人的命运牢牢牵系在公司的大船上。
    八千里路云和月,峰回路转。闯市场闯出了科达人的胆识和勇气
,刘双珉的心血没有白流,科达人的汗水没有白费,摆在他们面前的
正是他们期望已久的科达的一支支劲旅四面出击,捷报频传,先是在
东营、胜利油田、滨州打响,继而在全国十几个省区大显神威,并开
始跨出国门,迈向世界。前年,刘双珉与捷克合资买办“东柯市政集
团公司”;去年,23名科达人迈到俄罗斯海参崴进行道路建设,惹得
金发蓝睛的老外一个劲的翘起大拇指:“中国工程队,干得快干得好
,哈拉少!”
    当历史的长镜头定格在1993年10月30日时,东营科达(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暨首届股东代表会召开了,刘双珉心头不由感慨
万千。是呵,假若荒原作琴路为弦的话,刘双珉的自我感受是琴弦上
跳动的音符,和着科达雄伟的开拓旋律,谱写出一部平凡的英雄交响
曲:几部手推车变成了189台(套)大型先进施工设备,零的起步变
成了2478万元的固定资产和2068万元的流动资金,由单一的筑路业变
成了集城市道路、桥梁、供排水工程建设、精细化工、园林绿化为一
体的集团化企业。刘双珉还荣获了“省市政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等
殊荣。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