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9.01.15
【期号】= 1693
【标题】= 人民代表 心系人民——记全国人大代表、王营村党支部书记王友昌
【版次】= 02
【版名】= 综合新闻·广告
【作者】=
【专栏】= 人大代表风采
【正文】=
 

人民代表 心系人民——记全国人大代表、王营村党支部书记王友昌

  (1999.01.15)

   人民代表 心系人民
    ——记全国人大代表、王营村党支部书记王友昌
    在黄河尾闾南岸那片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有一个鲜为人知的
小村,叫王营村,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王友昌就土生土长在这个
村子里,他至今已当了38年的村党支部书记。
            农村改革勇当先锋
    过去的王营村,是一个“遍地六月雪,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
,秋天不打粮,冬天逃饥荒”的贫困村庄。在1978年王营村年度收入
统计表上,我们仍可以见到下列一行数字:人均收入28.74元,口粮1
03.2斤,这使王友昌陷入了深深的思索:王营村贫穷的原因究竟在哪
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王友昌反复学习了中央关于农村改革的
系列文件,从中找到了王营村多年贫困的症结——大锅饭。他下决心
:一定要砸大锅,立小灶,分田到户。到了秋天,承包到户的土地获
得了奇迹般的大丰收,旱田计产400多斤,水田亩产达到了700多斤,
王营人第一次放开肚皮吃饱了饭。
    土地承包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了带领群众科
学种田,增加农民收入,王友昌适时带领群众进行了稻改藕实验。19
98年,全村种藕面积已超过2000亩,亩产超过4000斤,仅此一项,全
村人均纯收入达2000余元。昔日的盐碱滩变成了今日的荷花园,到19
9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800元。
            人民代表心系人民
    1993年和1998年,王友昌分别当选为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虽然他身兼数职,工作很忙,但他总是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几年来,
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事项,他先后提出了《关于解决黄河下游用
水难的建议》、《关于把东营市列为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建议》、《关
于解决黄河南展区移民遗留问题的建议》、《关于增加农业投入、减
轻农民负担的建议》等建议和意见,对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
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物质精神共同富裕
    王友昌认为,光有钱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做到物质、精神两富有
,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他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坚持两
个文明一起抓。1995年投资30余万元,建成8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
教学条件不断改善,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学率100%;1988
年投资12万元修建6华里的环村柏油路;投资15万元安装了13华里的
自来水管线,使全村父老乡亲告别了“吃湾水”的历史;天下第一难
的计划生育工作,在王营村得到了根本解决,计划生育率达100%;
连续十几年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和重大民事纠纷……
    王营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在王友昌一
班好干部的带领下,十几年沧桑巨变,成了全区数得着的富裕村。自
八六年以来连续被省、市、区命名为文明村,村党支部荣获全国、省
、市、区、镇五级先进称号,王友昌也于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并连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