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0.10.20
【期号】= 275
【标题】= 在“吃”的背后——市粮油购销储运公司转运站纪实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宝泰  建业  兆俭
【专栏】=
【正文】=
 

在“吃”的背后——市粮油购销储运公司转运站纪实

宝泰  建业  兆俭  (1990.10.20)

   在“吃”的背后
    ——市粮油购销储运公司转运站纪实
    宝泰  建业  兆俭
    朋友,当你吃上可口的粮油时,你可曾知道,在吃的背后,市粮
油购销储运公司转运站的职工为粮油储运,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
    虫口保粮
    座落在西城郊外、火车站附近的转运站,每年要储存和转运2亿
多公斤的粮食和300万公斤食油,而总共只有7500万公斤的仓容量,
大部分粮食只好露天打垛储存,40多个堆积如山的粮垛矗立在铁路两
旁的货场上。
    种粮难,储存好粮食也难。
    堆放在露天的粮垛和库存的数千万公斤粮食,必须定期薰蒸灭虫
,通风降湿,保证粮食常存不变质、不生虫。冬天,为了降低粮食水
份,冻死越冬的虫卵,该站职工不辞劳苦,把所有的库存粮食搬到外
面通风晾晒;夏天,为了保证粮质不变,防止遭受虫蛀,需要不停地
搬倒和化学灭虫。大米渡夏是储粮界最为头痛的难题,大米不但吸湿
性强,而且很容易引起虫害。今年为了保证40万公斤大米安全渡夏,
全站职工连续作战,一月之内翻倒了6遍,炎热的伏天,蒸笼般的库
房内温度近40度,进去闷得喘不上气来,100公斤的麻包搬上搬下,
职工们个个汗流夹背,一干就是几个小时,有很多同志不止一次的晕
倒在里面,醒来后又继续苦干,没有一人叫苦叫累。
    战风斗雨
    今年入夏以来,连降暴雨,这给粮食储存带来很大困难。就在大
雨连绵期间,从加拿大进口的850万公斤散装小麦运进了转运站,一
场及时装袋卸粮、不让小麦遭受淫雨浸蚀的紧张战斗打响了。雨季的
天,孩子的面,说变就变。有时刚揭开篷布,突然雨又到了,就得马
上再盖起来。全体职工不分昼夜,雨停就是信号,拼命抢卸。一连持
续了7天,终于完成了雨缝中卸粮任务。
    7月15日夜间零时,龙卷风携带着雨无情地袭击了东营地区,职
工们被龙卷风的咆哮声惊醒,纷纷向货场奔跑,有的固垛,有的查看
仓库房门窗。因辛劳过度又加之多次被雨淋正在发着39度高烧的站长
杨山河,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带领职工奋力拼搏。突然,位于货
场北沿的8号粮垛上覆盖的篷布被一阵强风掀掉,顿时,雨点象密集
的子弹扫射在裸露的粮袋上。职工们见此,迅速围了上来,扯的扯,
拉的拉,但怎么也盖不住。140平方米的大帆布篷被风刮得叭叭作响
,吹得象一面硕大的鼓。几名职工索性爬上5米多高的粮垛,用身体
压在上面,工人王佐亮被风从垛上掀了下来。大家只有一个念头,保
住粮垛,保住国家财产。最后,大家只好把固定绳分头捆在大腰上,
二十几个人同时下蹲,并慢慢地把绳子往自己身上绞,终于征服了狂
飚,保住了20万公斤的粮垛。
    以站为家
    转运站是1969年为适应油田的开发建成的。20多年来,经过他们
的辛勤劳动和艰苦创业,各方面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职工住房已实
现了庭院化,并办起了娱乐场所。为了不断改善职工物质生活,近几
年先后建了各类饲养场,经济效益也十分显著。
    转运站虽然驻地偏僻,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却没有一个职工
申请调离,都在默默无闻地工作。该站管理的粮仓,连续5年被评为
省“无虫害、无鼠疫、无事故、无霉烂变质”的“四无粮仓”。目前
,该站虽然只有27名职工,却担负着全市130万人口,其中31万城镇
居民、驻军、工矿企业、旅馆饭店等食用粮油的调拨、转运和储存任
务,每年要有2.2亿公斤粮食300万公斤食油经过他们的手传送到千
家万户,保证了全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