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8.01.13
【期号】= 1425
【标题】= 足音铿锵大步行——我市企业改制系列报道之三
【版次】= 02
【版名】= 综合新闻
【作者】=
【专栏】=
【正文】=
 

足音铿锵大步行——我市企业改制系列报道之三

  (1998.01.13)

   足音铿锵大步行
    ——我市企业改制系列报道之三
    回首’97,在我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历程中,工业经济无疑又迈
出了坚实的步伐。这其中,企业改制更是踏出了铿锵有力的足音。如
果把企业改制比作工业运行的一方舞台,那么,唱主角的分明是股份
制、股份合作制。
    市工业企业改革督导组在总结我市1997年企业改制工作时这样写
道:改革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不改不行,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
,在市委工业领导小组的精心组织和周密部署下,以股份制、股份合
作制为重点的多种形式改制迅速展开。应该说,我市企业产权制度改
革从1993年就已经开始了,也就是从那时起,南里、华泰、科达、大
明等股份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而股份合作制在我市的出现
,似乎应该更早一些。说“似乎”,是因为那是一种在内容和形式上
大体相同于股份合作制的企业组织机制,西孙村、西水磨村、李桥西
村等所办企业即属于此(现在已经趋于规范了)。
    从1993年到1997年,在时光流逝中是极其短暂的5年,在经济社
会发展中是弥足珍贵的5年。在这5年中,我们对股份制、股份合作制
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在这5年中,市领导审时度势,坚定企业改
制的信心,加快企业改制的步伐。于是,才有了我市工业经济的快速
发展。在过去的1997年里,市委、市政府超前运作,工业战线以江泽
民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进一步解
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探索,企业改制取得实质性进展。各县区和
市直工业主管部门认真贯彻我市工业企业改制工作的《指导意见》,
紧密联系实际,研究制定所属企业的改制方案,全市企业改制的思路
已经理清,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改制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到目
前,全市实施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造的企业已近500家。
    始自1993年的我市企业改制在1997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对
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建立而言。标志之一就在于我们对股份制、
股份合作制的认识已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经济学家说,股
份制是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集股筹措
资本或资金进行生产经营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我国的改革实践充分
证明,股份制是搞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新颖而重要的资本组织
形式。经济学家还说,股份合作制是人民群众在改革实践中创造出来
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制度。具体地说,是一种融股份制与合作制为
一体的企业组织和管理制度。我们说,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魅力就
在于,当你拥有了股份时,对企业而言,你也担负起了一份责任,因
为是共同的利益把你们联系在了一起。市领导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建
立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不是简单的名称改变,不是走形式,目的是
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让企业真正走向市场。判断改革的成效从根
本上说,是看企业是否具备“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
科学”的现代企业特征,建立起按《公司法》要求运作的现代企业制
度;是看企业是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就是按照这样一种思路,我市去年组
建或改造股份制企业20家、股份合作制企业28家。这些真正意义上的
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必将成为我市极具生命力的新的经济增
长点。
    去年11月28日,市委副书记、市委工业领导小组组长陈锡山在基
层调研时曾指出,我市当前企业改制基本成功,但只是形成一个雏型
,仍需在规范运作上下功夫,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及
《公司法》,不折不扣地运行。他指出,应当看到,改制不是万能的
,不能一劳永逸,它只是一个加油站,有了好的所有制形式,没有各
方面的配合还是不能成功;要坚持“三改一加强”,即把改革同改组
、改造、加强管理相结合,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特别注意加强班
子建设和企业的高科技技术改造。这就是企业改制必须具备的条件,
这就是企业改制取得成功的关键。我们已经建立了正确的认识,我们
已经形成了正确的思路,我们已经迈开了前进的脚步……
    我们终究会高奏凯歌,一路前行。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