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2.01.09
【期号】= 2607
【标题】= 他拖着残疾的身躯,走村串户从收酒瓶子开始,到如今已拥有固定资产百多万元,建起全市规模最大的废旧酒瓶回收集散地  酒瓶大王韩其友
【版次】= 03
【版名】= 乡村专刊
【作者】= 张其俊 张吉山
【专栏】= 乡村人物
【正文】=
 

他拖着残疾的身躯,走村串户从收酒瓶子开始,到如今已拥有固定资产百多万元,建起全市规模最大的废旧酒瓶回收集散地  酒瓶大王韩其友

张其俊 张吉山  (2002.01.09)

   他拖着残疾的身躯,走村串户从收酒瓶子开始,到如今已拥有固
定资产百多万元,建起全市规模最大的废旧酒瓶回收集散地
  酒瓶大王韩其友
    望着偌大的院内堆积如山的酒瓶子,一排排,一垛垛,我们不能
不对韩其友这位“酒瓶大王”另眼相看了。当我问起韩其友一天能收
多少酒瓶时,他说,少则三、五千个,多则上万个。
    谈起创业的艰辛,韩其友感慨万端。他拖着残疾的身躯,走村串
户从收酒瓶子开始,到如今已拥有固定资产百多万元,建起全市规模
最大的废旧酒瓶回收集散地。
    家住利津县利津镇姜家庄村的韩其友从小父母双亡。他忘不了,
在他8岁那年的一天早上,当他一觉醒来后,自己的双腿却怎么也不
听使唤了——他因患小儿麻痹症造成终生残疾。这一意外厄运的打击
,彻底打碎了他上大学、当工人的美梦。
    多少次,他偷偷一个人躲在屋里以泪洗面,慨叹命运不公。他曾
立志学习中医理论,企望有一天能把自己的腿治好,并一个人跑到公
社卫生院实习两年。学成后,韩其友回村当了一名赤脚医生。可是,
仅靠给人打针拿药根本维持不了他基本的生活保障,后来,他又给乡
供销社当代销员。八十年代初,党的富民政策稍见松动,他贷款3200
元在当地第一家开办了个人经销,经营烟酒糖茶针织布匹。身残心不
残的他发誓要干出一番事业。
    酒,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与老百姓结缘。饮酒的人越
来越多,韩其友的商店酒销售量也随之大增。他发现,家家户户都存
有不少的空酒瓶子。一次,他到酒厂提货,酒厂的人正在为无酒瓶发
愁,这使他萌生了回收空酒瓶的念头。他当即与酒厂达成协议,每个
空酒瓶一角钱。回去后,他就贴出告示:回收空酒瓶,每个7分钱。
这样,一个酒瓶他能净赚3分。第一个月,他就回收了上万个空酒瓶
,一下子挣了300多元,比他开经销挣得还多。
    这意外的收益使他喜出望外。他用地排车将收购来的空酒瓶一车
车送到酒厂,换回瓶装酒。渐渐地,附近村庄的空酒瓶几乎全部被他
收去。显然,在家“守株待兔”已不是办法,他就推起地排车走村串
户下乡收购。夕阳下,夜幕中,人们时常看见他的身影走在沿村的小
路上……
    酒瓶越收越多,原来的场地已显得狭窄,1983年,他迁出村外,
沿滨港路建起一处收购基地。地排车也换成了拖拉机、农用车、拖挂
汽车,足迹也由本县扩展到东营、索镇、寿光、滨州、临朐等地,并
与邹平酒厂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他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而是培植
起自己的收购点,建立收购——运输——营销一体化网络,高学俭、
赵小俭、张克玉等8人在他的扶持下也成为当地酒瓶收购大户,本资
产都在几万元至十几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户。全县为他代收的
户达30多人。一般他们将收购来的酒瓶送到基地,再由他集中运输出
去。由此,他也成为全县第一个“万元户”。
    近几年,他先后投资60多万元扩建了基地,购置了三部汽车,还
有百多万元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他粗略地算了一下,十几年来,
光他回收的旧酒瓶达上千万个。在黄河口一带,他成了响当当的“酒
瓶大王”,年创利税30多万元。去年,为了方便联系业务,他又买了
一部桑塔纳轿车。昔日的“破烂王”,今日竟当上“大老板”。身体
残疾的韩其友非但没有给国家增加任何负担,而且每年给国家贡献5
万多元的税费,逢月初年初,他总是早早地把税款缴齐。村里不论谁
家有困难只要找到他,他更是慷慨解囊,热情相助。村民高学岭的孩
子考上大学,家庭异常困难,他主动送去了1000元。困难户赵明安、
韩其平、高长德成了他的“结对子”户,三日两头接济他们。
                      (张其俊 张吉山)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