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3.01.07
【期号】= 2907
【标题】= 何不带学生到果园“画苹果”
【版次】= 07
【版名】= 黄河口晚刊  国内聚焦
【作者】= 周之江
【专栏】=
【正文】=
 

何不带学生到果园“画苹果”

周之江  (2003.01.07)

   何不带学生到果园“画苹果”
    2001年秋季,新一轮国家级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及20个学科的49种新课程实验教材,首
次在42个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试用。
    一年的课改实践,到底给学校、学生、老师和家长带来了什么?
    课程设置趋向“综合化”
    随便拿一份课程表,比较一下,就能看出新旧课程设置的“不一
样”。过去的好多学科在这上面被“综合”掉了。
    小学课表上,音乐和美术合成了一门艺术课,一、二年级的思想
品德课改成了“思想与生活”,三到六年级则叫做“思想与社会”,
自然课变成了“科学课”。初中课程,历史课和地理课合成一门“历
史与社会”课,物理、化学、生物统称“科学课”,体育课则改成“
体育与健康”。
    新课程有时让学校觉得“头疼”。
    贵阳市的好多小学发现,整个学校找不到一位能教艺术课的老师
。“开始简直不知道这门课该怎么上,会画画的老师不懂弹琴,会唱
歌的老师又不懂素描。”贵阳市实验小学的教导主任周老师说:“其
实这里头也有误区,艺术课的目的不只是教唱歌画画,重要的还是培
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教他们学会欣赏。”
    课改后,传统的语、数、英、物、化之外,出现了一门与之并列
的新课程——“综合实践课”。
    “过去,学生填塞现成知识的时间多,思考实践的时间少。综合
实践课程没有教材,没有教案,我们提倡的就是放手让学生去想、去
做。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课程设置趋于综合,只有综合
才能避免单学科造成的知识缺欠。”
    何不带学生到果园里“画苹果”
    走进课改课堂,记者随处感觉到“不一样”的氛围。
    电脑屏幕上,一个个几何图形经过一番裁剪、组合、平移、旋转
,拼接成新的图形……
    在贵阳市二十一中的电教室,数学老师罗芳正在向学生展示她制
作的flash(电脑动画),今天这节课要讲的内容是“几何图形的平
移与旋转”。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一张纸,一支笔’,从公式到公式,从
演算到演算,很单调也很枯燥。实际上,老师完全可以换个思路,我
做这些flash不是图什么花哨好看,只是想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激发
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
    两天以后,罗芳老师收到学生自己制作的一大叠作品。“学生的
设计非常漂亮,有一些图形经过平移旋转后,变化如此巧妙,连我这
个当老师的都没有想到。我打算把他们的想法做进flash里面。”
    贵州省教科所的张学杰老师打了一个比方:“同样是美术课,学
画苹果。中国老师画好一个样板给学生临幕,‘照葫芦画瓢’;在美
国,老师把学生带到果园里,让学生自己看、自己琢磨。课程改革,
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不单要让学生学会,还得会
学;不单要有理性的知识,还要给学生更多感性的认识。”
    新教材,最能教出味道来
    最直观的变化还是新课改教材的“不一样”。
    几乎所有的教材都增加了“研究性学习”这个新的单元。陈笑巍
老师告诉记者:“课改前,没有这个单元的内容,更别说找现成的教
案来用了。其实,‘研究性学习’最能教出味道来。”贵阳六中的一
位历史老师,在这个单元的课程里,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考证实物,
结果孩子们动手仿制了一艘比例缩小的元代商船,得到了博物馆专家
的好评。
    “不过,教材再新,老师一样可以‘新瓶装旧酒’。”陈老师说
,“关键还是教育观念要变,探索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
、个性化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必须取代被动式灌输”。
    考试成绩排名表从墙上取下来了
    课改以后,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再向以前一样张榜公布,教育从单
一关注成绩,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人
为本”的思想逐渐树立。这是课程改革后更重要的“不一样”。
    实验四小的王泳老师引用萧伯纳的名言重新定义师生之间的关系
:“我是你的旅伴,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的前方。”在王老师看
来,“老师陪学生走过的只是人生的一段路程,影响却是终生的。”
                      (周之江)
(附图片)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