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88.01.07
【期号】= 9
【标题】= 大潮涌动着竞争——广饶花边厂承包答辩会见闻
【版次】= 03
【版名】=
【作者】= 魏东 史曙
【专栏】= 通讯
【正文】=
 

大潮涌动着竞争——广饶花边厂承包答辩会见闻

魏东 史曙  (1988.01.07)

   大潮涌动着竞争
    ——广饶花边厂承包答辩会见闻
    “十三大”精神象股强劲的东风,催起了改革的大潮。大潮涌动
着竞争,使企业充满了生机。广饶花边厂招标承包,即是这改革潮中
激动人心的一幕。
    广饶花边厂是生产出口产品——青州花边大套的企业。几年来生
产经营一直不景气,年利润徘徊在1—3万元之间。县有关部门经摸底
考察,决定今后三年分别以实现利润5万元、7万元和10万元的底数,
公开招标承包。
    去年12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花边厂,参加了由县体改委、县经
委组织的“竞争承包答辩会”。只见厂会议室里,职工情绪激昂,投
标者跃跃欲试,看得出,人们都十分关心企业的命运,期待着选出合
适的当家人。
    投标开始了。第一位上台的是53岁的原副厂长崔方桐。对工厂了
如指掌的老崔,标底是三年分别实现利润6、8、11万元。在谈到承包
方案和实施措施时,他重点谈了要做到“五抓”,即:抓三按(按质、
按量、按期),抓内部改革,抓设备创新,抓增收节支,抓新产品开
发。他强调指出,花边厂生产的是出口产品,生死兴衰取决于“三按
”。老崔一语中的,台下一片赞许声。最后他胸有成竹地提出:明年
争创文明工厂,产品创省优,后年创部优,最后一年拿国家“百花奖!
”真是老将不减当年勇,台下气氛一下高涨了起来。
    第二个上台的是位年轻人,他叫袁建华,今年29岁,年纪虽轻,
可已在此厂干了十几年,担任过会计、统计员,还任过厂长助理,主
管过生产。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这次他的标底在三人中最高
,即三年实现利润分别为6、9、13万元。讲起治厂方案来,小袁更是
头头是道,洋洋洒洒,他主张不设非生产性行政人员,厂长也要兼具
体工作;建立民主管理体系;实行层层承包;打破原有分配制度;…
…象一阵风雨,引起台下一阵骚动。
    最后一个上台的是30岁的原厂长陈德华。这次他的标底最低,三
年中利润分别是5、7、10万元。会前我们曾采访过他,他认为竞争承
包是企业的必然趋势,本人应顺应潮流,表示支持。但看得出,他虽
然对工厂情况分析得合情合理,但却缺乏开拓精神。当他投标时,台
下职工走动的多了起来。
    投标人发言完毕,职工进行了认真评议,并就工厂存在的问题和
投标实施方案中的可疑点,进行提问,三位投标人分别作了答辩。
    一位叫冲玉秀的中年女工问:“你们三人都提到开发新产品,上
新项目,可过去也这样搞过,却亏了本。你们打算怎么办?”对此,
陈德华认为要搞清市场动向,避免盲目上马。袁建华主张要靠信息反
馈和产品质量制胜。崔方桐则谈得更实际:“我想应围绕现有基础上
手工项目,不能一口吃个胖子,要由小到大循序渐进,方能成功”。
他们的回答博得了一阵阵掌声。答辩在进行着,人们也在心里比较着
、琢磨着……
    以投票形式最后决定承包人的时刻到了。65张选票发到职工手里
,会场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职工们面对手上的“权力”感到沉重。
三位投标人则紧张不安,象学生面对考卷,又象接受一次历史的评判
。陈厂长一阵阵咳嗽,崔方桐一支接一支地吸烟,小袁起身坐到了后
边……65张选票很快收了上来,当众唱票,结果崔方桐以39票中标。
    从这次会上,我仿佛听到龙年腾飞的声音,看到新的事物在阳生
。祝贺你,崔方桐同志,愿你成功!
    (魏东 史曙辉)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