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5.01.03
【期号】= 835
【标题】= 耕海牧渔新户兴——来自河口区新户乡的报道之二
【版次】= 01
【版名】=
【作者】= 张学荣
【专栏】= 崛起的海上新户
【正文】=
 

耕海牧渔新户兴——来自河口区新户乡的报道之二

张学荣  (1995.01.03)


<日期>=1995.01.03
<期号>=0835
<标题>=耕海牧渔新户兴——来自河口区新户乡的报道之二
<版次>=01
<版名>=
<作者>=张学荣
<专栏>=崛起的海上新户
<正文>=
    耕海牧渔新户兴
    ——来自河口区新户乡的报道之二
    河口区新户乡有35公里的海岸线,20多万亩的滩涂面积,境内潮
河、马新河、沾利河三河纵流入海,海产资源极为丰富,特别是文蛤
分布面积、储量、年采捕量均列全市各乡镇之冠。
    面对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新户乡党委、政府把渔业生产当作振
兴新户经济的重要措施来抓,迅速出台了加速实施建设“海上新户”
战略,抓“龙头”带动,大力推广了丁王村发展海产捕捞的经验,使
全乡渔船迅速增多,捕捞队伍不断壮大,先后涌现出渔业生产专业村
、重点村12个,专业户、重点户800多个。常年从事渔业生产的渔民
达2000多人,每逢渔汛期或文蛤捕捞季节下海人员多达五六千人。
    长期以来,有船无港的局面制约着新户乡渔业的发展,使该乡的
海洋捕捞业一直处于分散经营的状态,船小、网具陈旧、捕捞技术相
对落后,缺少必要的后勤供应和保障措施。为此,乡党委、政府在市
区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积极筹建新户渔港,走“以港
引船,依船建村,依村兴渔,以渔兴乡”的发展路子。他们本着“立
足当前,着眼长远,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把渔港建设成为
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商一体化,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新型港口。在
建好新户渔港的同时,逐步完善丁王、新户、郭局3处码头建设,为
渔业发展奠定基础。
    为加快渔业开发的步伐,这个乡成立了由乡长房建民任组长的渔
业开发领导小组,同时抽选精干力量组建了渔业开发办公室和渔业开
发服务公司;对浅海资源进行了详尽的实地考察、论证,研究制定了
渔业发展总体规划,确立了渔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即叫响“全乡总动
员,靠海求发展”这一口号;健全渔业管理、服务、联防三大体系;
抓住生产、加工、销售三个环节;选准适度规模经营、科技兴渔、龙
头带动三条路子:实现个体、集体、联合体“三体”并举;坚持自筹
资金、自选路子、自负盈亏“三自”方针;落实土地、管理、扶持三
项政策;实施抓领导、抓典型、抓基地、抓龙头、抓服务、抓市场六
项措施;实现资源型向市场型转变,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粗放型向
科技高效益型转变。确定了“一大块、三大片、一条带”渔业开发布
局和框架。“一大块”,即浅海10万亩文蛤富集区的护养,已组织力
量打桩定位,划分到各村进行管护;“三大片”,即郭局开发片、新
户开发片、丁王开发片;“一条带”即顺河路开发带,“三大片、一
条带”开发总面积为10万亩。实行鱼虾贝混养,把新户开发片和顺河
路开发带建成商品蛤出口集散地。为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乡政府
出台了《实施渔业综合开发的有关规定》,制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
,广招技术人才,吸引国内外有识之士纷至沓来,来新户考察论证,
投资开发。1994年,投资70万元,开发文蛤精养池50个,暂养文蛤20
0吨,暂养增值100万元。其中台商投资30万元,建成文蛤精养池10个
,当年出口商品蛤100吨,创汇达200多万元。由供销社与美国客商合
资兴建的东营新美食品有限公司,投产2年多来,生意十分兴隆,把
新户的对虾、文蛤、牡蛎、鲈鱼等名优特海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原
东村村民张久明瞅准了家乡这块风水宝地,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请来
专家、教授进行了实地考察论证,决定投资280万元创办明通达实业
公司,目前已投资100万元,万亩养殖场正在开发建设中,畜牧综合
养殖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一个渔业大开发的热潮迅速在新户
乡兴起。
    为加快建设“海上新户”战略的实施,这个乡在完善配套服务上
做“文章”,在产品销售上下气力。近年来,先后修建简易码头5个
,设立加油站5处,渔船维修点5个,饮食和日用品供应点星罗棋布。
为扩大渔业生产,这个乡每年将80%的支农周转金用于渔业开发,50
%的农用贷款投入渔业。同时,全乡随之形成了12处固定、流动海产
品购销网点,近百个购销专业户活跃在沿海,他们把鲜活海产品及时
销往全国各地,对虾、文蛤、牡蛎、鲈鱼等海产品远销日本、韩国、
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新户乡已连续4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渔业生产冠军乡”
称号。但他们并不满足,用新户人的话说,海有多深,钱有多厚。的
确,新户人迷上了大海。我们期盼着新户人在黄金海岸上收获更加辉
煌的金色希望。
              (本报通讯员 张学荣)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