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997.01.01 期号:1155 标题:实实在在才是真——关于利津县农业开发“内涵升华”的思考 作者:郭兴建 宁德华 顾国岭 版次:02 版名:综合新闻 专栏:调查与思考 正文: 实实在在才是真 ——关于利津县农业开发“内涵升华”的思考 本报通讯员 郭兴建 宁德华 顾国岭  1996年“三秋”以来,利津县以“五大会战”为主的农田水利基 本建设热火朝天,机器轰鸣。人们说,多年没见这样的会战规模,没 见这种热烈的劳动场面了,也没见过农民在水利建设中这样“心齐” 。  这仅仅是开发的场面。而在这场面背后的却是利津县“开发意 识”的转变,“开发内涵”的升华,更使我们深受启发,引发许多思 考。 转变,从棉花开始 利津县年年种棉花。  棉花,是利津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 业。1984年,全县棉花总产达到20万担。但是,近年来棉花生产一直 不景气,产量不足10万担。县委、县政府领导从近年来本县发展大棚 菜和芦笋生产的成功经验中感悟到:棉花生产之所以上不去,就是因 为棉花生产方式没有转变。自由分散的种植,必然对新技术的推广、 机械化治虫的普及和系列化服务的具体落实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致使 棉花单产低,比较效益也低,群众不愿种棉花。如果按照产业化方式 组织棉花生产,在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上下功夫,充分发挥种棉 能手的作用,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商品率,棉花 生产就会走上科学健康发展的轨道。 于是,在1995年秋种前,利津县委、县政府把棉花生产列入农业 开发的总体规划,对全县耕地统一布局,合理调整,建成200亩以上 成方连片的棉花大方151个,总面积达到13万亩。为抓好落实,凡规 划的棉花方一律挂牌,写明其四至、面积及责任人,全部落实到植棉 能手和种植大户手中。县、乡、村三级实行统一灌溉造墒、统一机械 耕作、统一供应良种、统一病虫害科学防治的“四统一”服务,解决 了一家一户办不好或办不了的事情,并且把一些新技术科研成果引入 棉花生产,使单产和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去年秋,全县13万亩棉花 喜获丰收,总产皮棉可达10万担,亩平均收入700多元。更为可喜的 是,农民种棉花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大赵乡的东洋江村,去年春天投 资20万元,开发了2000亩盐碱地,全部种上了棉花,全村人把老本和 希望都押在了这2000亩棉花上。1996年他们抱了个“金娃娃”。2000 亩棉花总产籽棉40万公斤,总收入120万元。那些春天没有承包棉田 的“聪明人”,现在都找到村干部,说啥也要种棉花。 思考之一:利津县棉花生产从低谷到高潮的转变,关键是意识的 转变、领导思维方式的转变。但是,转变要实实在在。他们转变棉花 生产方式,靠开发、靠规模经营,用科学技术提高了单产,提高了经 济效益,解决了“种棉花比较效益低”这一棉花生产上普遍存在的难 题。因此,当山重水复之时,不妨来一个换角度思考,或许就会柳暗 花明。 “瓶颈”,让蓄水冲破 利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年年搞,年年都见成效。但是,近年 来却越搞水利建设,越是没有水了。这是因为利津唯一的水资源—— 黄河已成为“季节河”,春天少雨,黄河又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断流 ,眼巴巴地看着系列配套的大灌渠、小灌渠无水可引,干涸的农田只 有望河兴叹。 但是,同是春旱无雨,同是黄河断流,这个县的前刘乡种植的白 莲藕和水稻,却从未断水,获得了大丰收。这是因为前刘乡有一个水 库。对!只有修水库蓄水,丰存枯用,才能打破“枯水”这一“瓶颈 ”,“活水”才能滚滚而来。 于是,利津县开始把农业开发的重点转移到蓄水工程建设上,大 力组织实施“千、百、十”蓄水工程,即“县里抓好1000万方的大型 水库建设,重点乡镇抓好100万方以上的中型水库建设,重点村抓好1 0万方以上的小型水库建设”。 蓄水能力400万方的汀罗水库1995年建成投入使用之后,使1.5万 亩土地有了可靠的水源;投资达1145万元,蓄水能力达670万方的驾 屋河水库已基本完工,去年内全部投入使用,将使2.5万亩土地摆脱 干旱的困境。 县乡打蓄水“攻坚战”,村里则打蓄水“群体战”。这个县北宋 乡后刘村,去年投资16万元,修建了一座畜水10万立方米的水库,将 300亩颗粒不收的盐碱地开发成了高产水稻田,又将水库的泥浆用于 淤积村内低洼地和道路,走出了一条“挖库蓄水、淤村治路”的新路 子。去年秋,利津县委、县政府又总结推广了后刘村“挖库蓄水,淤 村治路”的模式,在全县组织实施“一村一库”工程。目前,全县规 划实施这一工程的村有158个,三年全县实现“一村一库”,使村级 蓄水能力达到4000万方,再加上县乡大中型蓄水工程,全县蓄水能力 达到1亿立方米,将从根本上改善全县的农业灌溉条件。 现在,利津县全县的水库蓄水能力已达到5000万立方米,为农业 丰收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去年春天旱无雨、黄河断流长达140多天的 情况下,全县30万亩小麦仍然获得了总产9.1万吨的好收成,13万亩 棉花都按时播上了种。 思考之二:“瓶颈”都是难题,要打破就要费力气。黄河断流, 给农业、给农民带来了难题。这一难题,只有靠挖水库蓄水才能解除 。道理很简单,但做起来就不容易了。这不仅仅是转变观念,还需要 实实在在地去工作,去干! 人心,用效益凝聚 利津县年年搞农业开发,并取得了显著效益。但是,近年来组织 群众搞农业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究其原因,就是有的地方的农业开 发搞花架子工程、半拉子工程,只图开发形式,不顾开发效益和农民 群众的切身利益,农民能不反感? 然而,这个县的罗镇乡前邵村年年搞开发,群众都愿意搞开发。 关键就是他们注重了开发效益。他们在盐碱地上挖池为塘,取土筑田 ,在池塘里养鱼,在台田上种粮、种果树、种瓜菜,形成了养鱼种粮 与蓄水为一体的“上农下渔”开发新格局,把白花花的盐碱地改造成 了鱼肥粮丰的高产高效田。由此可见,只有群众在开发中得到效益, 群众才愿意搞开发;搞开发必须顺乎民心,合乎民意。因此,利津县 委、县政府在去年的“五大会战”中响亮地提出构筑“民心工程”, 向全县人民公开承诺:这一年的开发坚决执行“五个不搞”的原则, 即“坚决不搞没有效益的工程,坚决不搞半拉子工程,坚决不搞开发 后没水源保证的工程,坚决不搞劳民伤财的工程,坚决不搞影响党和 政府形象的工程”。让群众看到了县委、县政府构筑“民心工程”的 决心。县里还组织干部群众到罗镇乡前邵村进行参观,使群众看到了 开发带来的巨大效益,从根本上唤起了群众,男女劳力上来了,外出 经商的回来了,父子同上一线,夫妻同心参战的动人场面随处可见… …。五大会战期间,大批县直机关和乡镇干部与参战群众同吃同住同 劳动,早晨,与太阳同步进入工地,晚上,披着晚霞回到营地,没人 偷懒,没有怨言,也没人违犯“战时纪律”……,让群众非常感动。 我们在工地上遇到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大爷,我们问他为什么还上工地 ?老大爷激动地说:“村里没给俺分任务,俺是自愿来的,党和政府 为咱老百姓办这样的致富工程,还有这么多的机关干部帮着俺干,咱 可得将心比心啊!” 思考之三:走出一步天地宽。利津县由于摒弃了重形式、轻效益 的做法,实现了农业开发内涵的升华,真正把农业开发办成了实实在 在的效益工程,把开发开到了群众的心坎上,所以才凝聚起了民心, 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