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GBK" %> 东营日报 <%@ taglib uri="/WEB-INF/tld/trswas40.tld" prefix="TRS" %>

胜利油区“君子国”

王世虎 魏振林  (1989.03.01)

   胜利油区“君子国”
    这事似乎难以令人置信,但又千真万确是事实。
    距胜利油田机关驻地五公里的垦利县郝家乡黄店村,油田会战20
多年,为支援油田修路、打井献出土地200亩,每亩地价20元,从不
多要一分钱;油区先后取缔土炼油炉成千座,这个村没有一人搞过土
炼油;油区每年抓获没收偷盗油田物资、器材、油料上万吨,这个村
没人拿过油田一个螺丝钉;油田两条高压电线从他们村边穿过,这个
村至今还是家家点油灯,户户人推磨……
    人称黄店是胜利油区
  “君子国”。这话不算夸张。在采访中,我们曾亲眼见过一青年农
民保存的一份用工结算合同单,是1986年油建二部四大队雇用这个青
年保卫施工设备签发的,30个工日至今也没有结算。问他为什么不去
领钱,他说:“帮油田打更站岗应该,要俺登门要帐多不好意思呀!

    有人认为,黄店村是不是已经很富裕了?不是。去年全村人均收
入400元,还达不到全县平均水平。在这样的生活水平中,又处在油
田这样一个环境条件里,全村百十户人家,近400口人,不偷不拿,
不敲不诈,他们的觉悟为什么会这样高?
    这还得从根上说起。黄店村是个老革命根据地,抗战时期,当时
全村70户人家,参军人数有一个排。1945年曾被渤海行署授予“模范
支前村”光荣称号。解放以来,群众把发扬老区革命传统为光荣。六
十年代初期,国家在这里展开了石油大会战,他们把支援油田建设看
成是同当年支援打鬼子、打老蒋一样,只要油田建设需要,要人有人
,要地给地,不讲价钱,不提条件。他们说,当年支前连脑袋都豁出
去了,有谁还讲过价钱?
    去年秋天,油田两条输油管线穿过黄店村农田渠道,当时因工期
紧急,油田没来得及加固。小麦秋种造墒,渠道放水受阻,几次放水
都通不过。群众心急如火,有人开始骂娘,也有人想出点子:“扣下
油田过路汽车,自会有人来管!”党支部书记徐义然认为,拦车截路
万万使不得。他带领支部成员分头挨家挨户做工作:“油田生产关系
国家四化建设,是大事,咱们种麦只是一个村的部分麦田,是小事。
困难咱兜着,决不能因小失大,耽误油田生产!”不能放水就不造墒
,党员带头干土下种,结果管线以北200亩小麦,苗子出得参差不齐
,又黄又瘦。现在群众每当看到象病孩子一样的麦苗,心如刀绞。但
是他们又觉得正是个人吃亏才使油田受益,心里又似乎得到了些安慰
,也就心甘情愿的认了。
      (王世虎 魏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