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GBK" %> 东营日报 <%@ taglib uri="/WEB-INF/tld/trswas40.tld" prefix="TRS" %>

种的花花田 粮菜都增产——对史口乡立体种植的调查

曹文东  (1990.02.21)

   种的花花田 粮菜都增产
    ——对史口乡立体种植的调查
    本记记者 曹文东
    “种的花花田,粮菜都增产。”这是史口乡干部群众对立体种
植效益好的生动总结。
    地处油区的东营区史口乡,总耕地面积25500多亩,人均占有耕
地仅有一亩多,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长期的单一种植,使土地
的利用潜力和产出效益得不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全乡的农业生产出
现了“单产低、收入少、农民种地热情减”的局面。1989年,乡党委
、政府审时度势,决心运用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生产上狠下功夫。
他们提出了“立足科学种田,推行立体种植,兴我史口农业”的计划
和构想,并采取有效措施,大力组织实施。
    该乡运用典型引路的办法,让群众亲眼看到立体种植带来的高效
益,从而激发农民自觉实行立体种植的积极性。吕家村妇女缪成美在
一亩八分地里搞粮菜间作,年获纯收入4000多元。乡里抓住这个典型
大力推广,在群众中引起很大震动。1987年以来,乡政府适时召开“
立体种植效益好”现场会、组织典型经验和技术介绍16次,参加的农
民一次比一次多。乡政府各部门还为农民搞立体种植提供产前、产中
和产后服务。乡农机站、种子站、供销社等部门与各村科普小组密切
协作,从化肥、农药、种子供应到相应的技术管理措施、防治病虫害
等,都对农民进行具体指导。他们还采取印发小资料、举办农民技术
培训班和有线广播讲座等形式,向农民介绍新技术,交流好经验,受
到农民的热烈欢迎。
    农作物间作套种技术的推广,使同一地块由一年一季收入变为一
年两季或三季收入,收到了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1987年,全乡农业
总产值达到1519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493元,分别比没有施行立体
种植的1986年增加460万元和226元。1988年,全乡农业总产值达到20
18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690元。去年,在遭受特大风雹灾害、夏粮
近于绝产的情况下,全乡农业总产值和人均纯收入仍和1987年持平。
    目前,该乡农田立体种植率已达到百分之百,间作已发展到麦套
棉、麦套蒜、麦套玉米、麦套菜等多种套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