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GBK" %> 东营日报 <%@ taglib uri="/WEB-INF/tld/trswas40.tld" prefix="TRS" %>

面对特大旱灾造成的损失,河口区广开致富门路 农业减产副业补 灾年减产不减收

郭本东 时云杰  (1992.08.01)

  面对特大旱灾造成的损失,河口区广开致富门路
  农业减产副业补 灾年减产不减收
    河口讯 河口区面对罕见的特大干旱造成的损失,提出了“农业
减产副业补、灾年减产不减收”的口号,发动群众各尽所能,广开门
路,大打以副补农主动仗。
    近一个月来,这个区充分发挥沿海优势组织群众掀起小海产品捕
捞热潮。男女老少纷纷涌向浅海捕捞文蛤、白蛤、海砂等。全区每天
出动机动车辆300多辆,从事海产捕捞的有80多个村、1万余人,每天
捕捞量达10万多公斤,人均每天收入20多元。区委、区政府动员全区
人民采取宜牧则牧,宜割则割的办法,尽量把荒洼优势转化为经济优
势。区农行拨款20多万元,扶持农民发展畜牧业。全区新增大牲畜10
00多头,羊25000多只,肉食兔8000只。目前,全区已收割青草4000
万公斤,收割红荆条2500万公斤,价值达800多万元。他们不失时机
地发展盐业生产,到7月中旬,全区产盐7000多吨,其中近海滩涂的
新户乡盐场就产盐6000吨,创产值200多万元。
    区委、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全区人民大力发展工
副业。全区新上工副业项目32个,从业人员达2100多人。在农村、从
车柳编刺绣等手工加工业的人员达8000人,月创产值达50多万元。全
区2万多名青壮年组成劳务队,为油田筑路、修堤,搞建筑。目前全
区为油田建设服务的建筑队、土方队、筑路队200多支,人均月收入2
00多元。(郭本东 时云杰)